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第2/2页)
只能与内阁商议,借圣人的玺印发一道谕旨,才能指使得动。    大权在握,却有掣肘,便是太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宫心里明白,内阁、六部的尚书,都是察言观色的老道人物,他们太懂明哲保身之理。    所以,这个钦差的人选不好挑。”    太子似是无奈,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敖景眉头一皱,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    黑龙台向来不参与朝堂议事,这位殿下为何要当面说出京察天下的想法?    “本宫需要一把锐不可当的神剑!他底子要干净,没有投靠哪一座山头,不会结党营私。    性情要果决,不惧强权与显贵,敢于叫板朝中任何人。”    太子望向南北衙门的两位指挥使,轻笑道:    “当然,武功也要高,保得住性命为上。    除了最后一条,敖景,你手底下好像有一个少年郎,其锋芒无匹,可作这把神剑!”    敖景心里“咯噔”跳了一下。    纪渊?    殿下是冲着他来的?    难怪之前北衙传闻,纪九郎受到东宫召见。    “黑龙台中,南北衙门,人人皆可为殿下差使。    但是,纪渊……他才通脉境界。    真个要做钦差,可能走不出大名府就给人害了。”    敖景提醒道。    他对那个性情桀骜骨头硬的辽东少年郎,印象尚可。    以缇骑之身对抗百户,逼退千户,且能安然无恙。    这份手段确实难得。    但武功不行,就难当大任。    “本宫只这么一说,京察天下事关重大,一时半会也定不下来。    今日是跟两位指挥使提个醒,纪九郎这人很有意思,若他惹了什么麻烦,不妨给些看顾。    就当是,给本宫栽培人才了。”    默不作声的宋桓率先道:    “纪渊的二叔,纪成宗便在南镇抚司当差,    这么一看,九郎也算是半个南衙中人,    微臣绝不会刻意刁难,或者施以打压,让他受半分委屈!”    敖景脸色一青,这厮话里话外分明在说,孟长河、林碌因为卖官,故意按住纪渊的那桩烂事。    他忙说道:    “请殿下放心,纪渊既然是东宫要用的人,微臣必定不会慢待。”    太子温和道:    “麻烦两位了,东宫还有军机要务,不能久留,走了。”    宋桓、敖景直起身子,再行大礼:    “臣等恭送殿下。”    第123章 第十一条命数,日行一善    “老和尚怎么连着两天都不见人影?莫不是出城化缘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