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3  (第2/2页)
   虽然知道郡王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但是昌州那些被金钱利益迷得晕头转向的官员却还是在心里打着救灾银子的主意,昌州一些商人亦开始涨价,就等着郡王买他们的大米,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蝗灾往往伴随着旱灾而来。    特别是一平镇,多年前便发生过相同的情况。    今年亦有人预测一平镇很可能会再度发生蝗灾,蝗灾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一般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届时一平镇会成为重灾区。    然而出乎他们的意料,自旱灾爆发之后,所谓的蝗灾却连个影子都没有,虽然一平镇同样也发生旱灾,但是情况却比以前好了很多,一平镇的百姓不仅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的迁徙情况,反而很安静。    安静得令很多商人和官员都觉得不对劲,打听之下才知道,郡王手底下大队兵马竟然已经进入昌州,并且开始施粥救济灾民。    不仅如此,在将所有百姓暂时安顿好后,郡王又下达一连串命令。    比如干活的人就有饭吃。    皇室可以养活他们一时,但是养活不了一世,而且如果昌州的干旱不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事情以后还是会发生。    既然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旱灾,那么就从这方面下手。    安子然给傅无天的计划的着重点便是如何治理水土流失,除此之外还有问题也需要注意。    昌州的旱灾也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水利工程设施脆弱,没有能够涵养水资源,所以才会导致昌州的田地年年颗粒无收,有些农作物,像水稻对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一旦缺水使得田地里没有收获就极有可能引发饥荒。    昌州每年发生的灾难都会死很多人,百姓早已对大亚的救济感到绝望,今年傅无天的出现带给他们希望。    老人小孩妇女可以不用干活就能领到吃的,但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就必须出力,态度认真积极的甚至能领到双份,‘双份’二字刺激了不少青年,甚至连一些妇女也加入干活的队伍当中。    于是良好的发展趋势就令昌州的商人惊慌起来了。    有些商人没有安子然的敏锐。    但是他们却有‘经验’,以昌州的情况爆发旱灾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这些商人早在旱灾发生前就已经开始大量的屯粮,为的就是这一刻,然后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    结果人家郡王却早有准备,大量的粮食从红州一批一批源源不断的运往昌州,根本不需要向他们买粮。    这下好了,堆积的粮食卖不出去,怎么办?    只能把大米的价格重新调回原来的价格,但即使是这样,他们的大米还是卖不出去,只怪他们平时太黑,总算着从百姓身上抠血肉。    商人们终于慌了。    大量的粮食堆积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的话极有可能发霉或者变成陈米,到时价格会一降再降,他们将会血本无归。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    形容的就是昌州这些商人。    和他们相比,走了后门的安子然却赚得盆满钵满。    安可心出嫁,郑碧亦搬进新宅子,她们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安家,安家现在除了一个看起来稍微本分的四房,终于难得的清静下来。    昌州的事情已经在有条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