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8  (第1/2页)
    。    杨厚照沉吟下,让皇后依仗不要入后宫。    “直接去太和殿。”    张永因为一直伴着左右,所以消息都灵通。    听了命令,急忙跑到杨厚照马前:“万岁爷,娘娘也去太和殿?”    张厚照回头对着中天上的太阳勾起嘴角。    对!娘娘也去太和殿。    ……………………    仪仗方向不对,去往太和殿。    秦姑姑嗅到了一丝危机的味道。    太和殿,那是只有朝会议事才能去的地方。    去的人都是文武大臣,后宫女人不得干预政事,所以就算是皇后,也不得进入太和殿。    可这命令是皇上下的。    皇上这么做,分明是在对祖宗的规矩发起挑衅。    秦姑姑跟在礼舆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敲了敲礼舆围栏的雕花木头。    李昭听见动静,将身子微微倾斜一下。    就听秦姑姑低声提醒道:“娘娘,太和殿本不应该是后宫妇人去的地方,您此去,怕是要遭群臣诟病。”    李昭是新娘子,这时候不能跟她交流。    听完了话,李昭坐正了身子。    她的脸虽然被红盖头遮挡,但已然能感受到外面暖洋洋的光线。    春末的骄阳真好啊。    就像王朝一样,此时应该是中兴时候,是最美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王朝再往前走,就满是弊端,应该就慢慢衰落了。    这衰落有非常多的原因。    制度,气候,人为……    人为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党争。    这党争也分好几种,不过不管哪一种,都和文官集团脱不掉关系。    文官集团历来就有,但本朝最为厉害。    李昭的社会学主要是研究群体的习惯和走向,属于一种大数据研究。    但是她觉得,所有大数据,都跟人性有关。    人性就是兽性,兽性就有争端。    她在调研人类为什么会有权利斗争的时候看了一些科研文献,都是关于文官之间的。    ☆、第一百三十二 册封(二)    本朝的文官集团形成,纯是太祖一手造成的。    太祖皇帝是穷苦出身,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他是造反发的家。    所以在当上皇帝之后,他对权利有一种嗜血式的热爱。    光是废除宰相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太祖皇帝发现,历代的王朝之所以被取代,是因为有专一的人掌握军权。    比如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镇守一方,不纳税不交贡,俨然就是地方的土皇帝,一旦这些人战功赫赫,朝廷根本就动不得他们。    而且谋反的,也都是这些人。    于是本朝立朝之初,就废除了这些军官制度。    开始重文轻武。    哪怕是文官的品级比武官低好几级,武官见到文官也要行礼。    再加上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全凭实力化,本朝的科举,不许推荐,不看名气,只凭借科举试卷择优录取。    这又给科举为官的许多人以骄傲的资本。    再者,元之所以崩溃瓦解的快,就是朝廷不重视文人,没有科举制度,底层人民没有翻身的机会,阶级没有流动性,社会必然出乱子。    以上种种,使得文官的地位一键升高,到了此时,朝政由内阁大臣把持,而内阁大臣全部是科举取士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