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4 (第2/2页)
着,什么年味?目前也就有个鱼味了。 几个大队干部高兴的提着早就准备好的东西,领着苏青玉去贫困户家里走访。 每个大队都有那么几家特别困难的。 困难的原因各种各样。 比如孤寡老人,比如家里孩子多,却又突然没了当家男人的。又或者是家以前一直穷一直穷,穷了十八代一直还在穷的。 往年过年,大家都没重视。也没想着花钱过年。 今年因为苏青玉补贴买的鱼,倒是家家户户家里都飘了点香喷喷的鱼味。 残了一条腿的老阿婆拉着苏青玉的手,激动的感谢她。老阿婆的投了攒下来的三十元钱,如今有个盼头了。她一生命苦,没有丈夫,没有儿女。 是队里最困难的困难户。 如今临老了有盼头了。 苏青玉鼓励她,“以后日子会更好的,阿婆要保重身体,以后享福。新社会里,大家都要过幸福日子。” 老阿婆道,“我要多活几年,多享福。”说着淳朴的笑。 元归看着这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老屋,再看看苏青玉和老人相握的手,忍不住笑。 他知道苏青玉可能想让他知难而退。但是他没看到难处,只知道,越了解,越不想放弃。 这是一个,真能让陋室生辉的人。 苏青玉将队里给准备的东西交给阿婆,让她过个好年。老阿婆激动的抱着东西,还很讲究的要送苏青玉他们出门。 苏青玉没让,让她坐下,自己带着干部们走。 出了阿婆家的屋子,苏青玉就问高书记,平时阿婆以什么为生,听到说阿婆只是把家里地给人家种,年底分点粮食之后,摇摇头。一个人能分的土地不多,租给别人,分的更少了,口粮都不够。 “这些孤寡老人,还是要照顾的。” 苏青玉准备来年社员致富之路稳步发展之后,要开展对贫困户的特别对待。 后面又去了一户孩子多,一个母亲带五个孩子的家庭。 男人得病走了,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五岁。 家徒四壁。 女人穷到什么地步呢,穷到连投资都没钱。 因为孩子太多了,张嘴要吃饭,存不住钱。之前家里存的钱,也因为给孩子爸治病没了。 看到苏青玉来了,带孩子的母亲有些局促。让孩子们赶紧叫人。 苏青玉摸了摸孩子的脑袋,问道,“都上学了吗?” “上了,上了,”孩子母亲回答道,“公社政策好,能赊欠学费,都送去上学了。” 苏青玉笑着道,“都上学就好,孩子们有了学问,以后就有了立身的资本。等孩子们长大了,你就好了。” 听到这话,孩子母亲忍不住红了眼睛。 苏青玉道,“你也去扫盲,多认几个字。来年公社去找一些活给你们在家里干,多挣钱。” 孩子母亲激动道,“真的吗,苏社长?” “不骗你。”苏青玉笑道。 孩子母亲高兴极了,“我会扫盲的,我认识一些字了。以后会多认字。” 苏青玉道,“还要学会算数,要不然怎么算钱呢?” 孩子母亲直点头。 不怕苦,就怕辛苦工作也赚不来钱。 比如地里的庄稼,也就够孩子们吃,一个月连口肉都买不起。也就是今年便宜鱼,买了两斤回来了。 离开这家,苏青玉有和高书记谈了扶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