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5 (第1/2页)
工人们奖励了鱼,让他们回去尝鲜。 忙碌了一天的工人精神又振奋起来了,拎着自己的鱼就高高兴兴的回家。 这一天,小严村所有人都在谈论水产养殖场的事儿。 有人激动的讨论着今天的丰收,看到了多少肥美的鱼。 有些人则开始讨论自家养鱼的可能性。 甚至有人想着干个体户了,想找养殖场拿鱼,然后去街上卖鱼去。 苏青玉和小严村的干部们也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煮了鱼头汤,红烧了鱼,吃的高高兴兴的。 大队的会计给苏青玉算了一笔账,今天一天,各种鱼类卖出去,他们就卖出了8652.3元了。 而且因为水产公司这个收购价是包含了运输费用的,所以这钱全部可以入账,算是这一次的收入了。 大队干部们激动的不得了。 他们干了这么多年,大队都没这么多钱呢。 现在光是一天……嗯,也不能说一天,毕竟忙碌了一年了。可是这一年也不止这些收入啊,湖里可还有很多很多鱼呢。 苏青玉道,“还要刨除掉一些成本呢,以及分给康莱的那份分红。 ”那也是几千呢,咱不贪心,足够了。”何穷笑着道。 其他干部也点头,几千块呢,能不满足吗?这么一算下来,这湖里还能收几十万斤鱼,十几万的钱啊…… 就算分掉一些,但是也能得一些呢。 苏青玉也不多说,忙碌了一年了,让大家高兴也好。 “等这头一批鱼捕捞结束了,我就准备拉队里社员入伙了。咱队里几百户人家,各家各户能凑个几百块钱出来,就是几万块了。” 她看了眼大家,“康莱的那部分钱,我们还有一部分没动,我也不准备动了。当初和他们约定的,就合作一年,然后撤资。我们分批次将他们那笔钱还给他们。你们没意见吧。” 何穷是个有文化的人,算了这笔账,也点头,“当然没意见,双方都不亏,好聚好散。以后的路,咱自己走。” 当初康莱这笔钱,确实给小严村打下了养殖场的基础。那些机械设备,鱼苗,都是用这些钱买的。 不过小严村也没亏待他们,撤资之后,他们的钱还是他们的,还给他们分了一部分分红呢。 虽然撤资的那笔资金会分批给,不可能一次给。他们也拿不出来。好多都买了设备了。 小严村的干部们也知道这个约定,也没话说。 严队长是个实诚人,“就是怕人家说我们过河拆桥。” 用了人家的钱,打下了基础,就把人给甩了。 苏青玉笑了,“没这回事,协议里约定好的,就一年。当初我们也相当于是借钱,只是怕有风险,所以才投资的。亏了大家一起亏,赚了,大家一起赚。他们也看不上这些钱。” 康莱主要要的是名声。 所以这次丰收,她还要把康莱再吹吹。 苏青玉和大家商量道,“康莱撤资之后,这养殖场属于小严村集体的,接下来我有两个安排,你们听听,看合不合适。” 干部们都认真的看着她,听她讲话。 苏青玉道,“第一个,社员可以自己开养殖场,比如家庭人口多的,他们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了,我们小严村这个养殖场可以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及鱼苗赊欠,等第一批鱼养出来了,再欢鱼苗的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