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1  (第2/2页)
服的多了起来。    报纸上,关于路线方针的讨论也不少,还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知识分子阶层也随之活跃起来。    向左?还是向右?    一时间,辩论不休。    徐甜甜密切关注着这些变化。    她依然保持着每天看报纸和听广播的习惯。而抒文在部队上也很忙,基本上是    三天一大会两天一小会,学习贯彻上面的文件精神。    对此,她有些担心。    不断地叮嘱他,无论是开会还是学习,都不要乱发言。需要个人表态时,多说    些好听的,万不可提意见。    因为她知道,明年春天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就要开始了。    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首当其冲。    那些经常发表不当言论的、对社会主义不满的、为资本家说话的,都被人记在    了小本本上,到时候一起算总账。    爹和志和,她也打了招呼。    尤其是志和,年轻气盛的,万不可冲动。    启宽大哥和凤芝,也给提点了几句。想着大学校园里也不太平和,又给志君、    志勇写了信,见了启康,也叨叨了几句。    她想,无论如何一家人都得保住平安。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进入了一九五七年。    元旦过后,徐甜甜注意到市面上发生了变化。    农贸市场里的商贩少了,活鸡鲜鱼肉蛋等副食品供应也少了。在门店里买饼干    糕点之类的,平价的要搭着粮票卖,议价的倒是不用。还有黄酒,因为是粮食做    的,销量就更好了。    这些都是物资短缺的前兆。    她知道计划经济才刚刚开始,后续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以后,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是凭票供应。什么油票、肉票、布票、糖票、    副食票、缝纫机票等各种票证,先后进入了普通家庭的生活。    看来,她的储备计划得提前了。    得趁着现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互交织,农贸市场上还有一些副食品可以买    到,得想着法子多储备一些。    等再过两年,即便有钱有票,怕也没东西可买了。    她大致核算了一下。    蜂蜜、酒、醋、糖等食物最耐存储,在密封条件下,无论存放多久都能吃。尤    其是蜂蜜,营养价值高,存个十年八年都没有问题。    而粮食的存储,颇有讲究。    她找到启宽大哥问了一下,说是未脱壳的稻谷、高粱保存时间较长,还不易变    质。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能存五到十年不等。像大豆能保存三到七年,小麦也能    保存三、四年。    这些带壳的粮食,在城里很难见到。    可在县里和乡里的集贸市场上,还能零零星星地收到一些。    这天,趁着爹来省城进货,徐甜甜跟爹细细地说了一番。    徐永泰一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以后会发生饥荒?    现在就要开始储备?    想着家里还空着几间屋子,用来装些小麦、稻谷啥的正好。只是那蜂蜜、糖之    类的东西,可不便宜。    闺女说,屋里和窖里存的东西得够三年吃的,那得存多少啊?    徐甜甜说:“爹,有备无患,现在就一点点地存吧?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