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  (第1/2页)
    不多了,他现在就希望厂子不要在自己手里倒闭。要不然他怎么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怎么对得起厂里这几十号工人呢。    对于厂里的困境,王大河其实是最清楚的,他也想过办法,比如打报告申请更多的资金,或者生产别的药。    但前者一直没有获得批准,后者则需要大比资金。    他拿不到钱,想要换药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对于林念的提议,王大河还是很欣慰的,难得有个为厂子存亡考虑的员工。    他说确实有这种药。    “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见过一种膏药,专门治关节疼的,疼得时候贴一片,马上就止疼了。”王大河说:“不过那是在南方当兵的时候见过,咱们这边没有。”    林念一听便心动起来,没有竞争对手,才更容易打开市场啊!    她问:“那咱们可以买这种药的配方吗?”    王大河说:“咱们没钱。”    “……”    这真是一个死局,没钱就买不到配方,他们就得继续生产红、紫药水,就依旧赚不到钱,长此以往,厂子肯定要倒闭。    .    “唉……”    这是林念一顿饭叹的第十声气了,李伯诚瞅了她一眼,终于忍不住问:“怎么了?”    “没钱啊……”    “家里没钱了吗?”李伯诚向来不管家用,听妻子这么说也没怀疑,立马表示:“存折上不是还有钱,没了就上去取,别慌啊。”    林念说:“不是家里,是厂子没钱。”    想想也真的惨,厂里能凑出来的钱竟然比她家的存款都少。    “哦,这样啊。”    这种问题李伯诚就帮不上忙了,他一个常年当兵打仗的,对怎么把敌机轰下来挺有心得,怎么赚钱这种事,问他就白瞎。    不过李伯诚不知道,却有另一个人解决了林念的烦恼,那个人就是刘副军长的妻子陈曼华。    陈曼华今年五十岁,在银行工作,如今已经做到行长的位置了。    她偶然间知道了林念的困扰,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找银行贷款啊。”    “贷款?”    “就是找银行借钱,要收利息的。”陈曼华说:“当然这个钱也不是随便借,看你们才能押什么东西,如果过期还不上,这些东西就都归银行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但这种事情林念做不了主,还得看王大河的意思。    王大河也是第一次知道可以贷款。没办法,厂子太小了,大多数时候都没资格和银行打交道。    听说贷款要用东西 * 抵押,还不上就要把东西收走,王大河有点犹豫。    毕竟在他的心里,厂子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的财产,他实在没资格处置。    他犹豫,林念也没有催促,总归办法给了,愿不愿意都是他厂长的事情,她一个配药的说那么多干嘛呢?    王大河犹豫了好多天,还没等犹豫出结果,就出了一件大事。    九月份,电台广播通报,伟人逝世。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听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