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节 (第2/2页)
一趟北边,那边山大,多打一些回来。” 唐乐筠道:“田爷爷,有打柴的时间不如多做两瓶药,咱就什么都有了。” 田老太太担心地问道:“筠筠,那些老客还会来吗!” 唐乐筠道:“您放心,白管家会把告示贴在门上的。” 田婶子高兴了,“那可敢情好。” “姐!”唐悦白练完功了,一溜烟地跑到唐乐筠身边,“你真的回来啦!” 唐乐筠摸摸他的脑壳,“姐姐骗你作甚!” 唐悦白挨着她坐下,“真是太好啦。” 田家三个小的也进来了,热热闹闹地同唐乐筠打了招呼。 人齐了。 唐乐筠清清嗓子,决定把新章程说上一说:“田爷爷田奶奶,以后咱们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起生活,为了和谐相处,我决定不再给你们发月钱……” 田爷爷立刻说道:“我们被你带进京城,吃喝住也都是你的,不给月钱就对了。” 京城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只会更贵,养活这么一大帮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唐乐筠相信,他这番表态是真心的。 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会有矛盾的时候,更何况三家人呢 唐乐筠道:“该给的必须给,但算月钱不太合理,不如按每个月的毛利给干活的人分红,每人每月提取总利润的百分之三。举个例子,就是我赚一百两,分给每个人三两。” “住宿不必说,饭食我全包,并负责每日上工时穿的统一的衣裳和鞋子。还有蔚蔚芮芮和小霜,我刚打听了私塾,如果他们想上学,束脩由我来出。” 说到这里,唐乐筠的目光一干人脸上迅速滑过,“大家觉得怎么样!” 田家荣表态道:“筠筠,我家不要银子。” 田家两位老人一起点头。 田老太太道:“真的不能要,又吃又住又拿,我们成什么人了!” 邓翠翠不甘落后,“筠筠对我有救命之恩,现在什么都贵,我不要银子也会好好干活。” 她也做过生意,明白唐乐筠变月钱为分红的目的。 “这话极是!”田老爷子道,“我只同意三个孩子读书的事,其他的就不必说了,吃饭吧!” 唐乐筠有点无奈。 唐悦白用胳膊拐了拐她,“姐,不如先给大家攒着,日后再说。” 这也是个办法。 唐乐筠道:“好吧,那就老规矩,暂时由我负责采买,大家有需要尽管跟我说,我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田老太太道:“筠筠呐,现在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有什么需要啊,没需要!你是当家人,切不可大手大脚过日子。” 居然被教训了。 唐乐筠捏捏荷包中的羊脂白玉玉牌,心道,这样也好,纪霈之终究是纪霈之的,还是自己赚自己花更踏实些。 吃完饭,唐乐筠带着大家把常用药上齐,然后田婶子找来菜籽,和邓翠翠一起,寻了个合适的地方催芽,田家祖孙三代则去半亩菜地除草去了。 唐乐筠和唐悦白去私塾报名了。 唐悦白问:“姐,非要读书不可吗,我又不想科举。” 唐乐筠道:“读书可以明理。多读历史,多看一看别人的经历,以古鉴今,总能让你的视野宽阔些,遇到事情多思考一些,你说呢!” 唐悦白据理力争,“可是崔先生教的不是那些,都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唐乐筠道:“放心,他现在教的是习武之人,不考科举,势必会考虑这一点。” “那还行。”唐悦白高兴了,拿出一把小刀,从树上割下一段柳枝,三两下做了个短笛,放在嘴里“呜呜呀呀”地吹了起来。 半盏茶的功夫,姐弟俩到了私塾。 接待他们的是个表情严肃的鲁姓中年男子,穿着儒衫,但身形和动作显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练家子。 唐乐筠表明了来意——只学文科,不学武科。 鲁先生有点意外,强调道:“武科不贵,每月二百文,文科贵,每月四百文。” 唐悦白起先还不明白,自家姐姐为什么不让他习武,一听价格就明白了。 二百文能学到什么,不过是普通拳脚罢了,他们不需要。 但文科学费的确不低,一年将近五两银,比大乱之前涨了两倍多。 唐乐筠交了三个男孩子的学费——田婶子不放心田小霜,不让她来私塾。 鲁先生记名字时问了一句:“你们这个唐和唐门有关系吗!” 唐乐筠道:“目前没关系。” 这话大有玄机,唐悦白嘿然一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