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敢向皇帝骗个娃 第127节 (第1/2页)
虽说后来被人接入皇宫养着,也得太后的眷顾,可终归不是皇上亲生,所以就算平日吃穿用度是按照公主的规格供应,却也只得了个县主的封号。 鲜少在人前现身,存在感极低,没有几个外命妇见过。 所以徐温云接到此番邀请,略微觉得有些莫名,神色为难,脚步踟蹰。 “……我素来与县主并无交集,不知县主寻我所谓何事?” 小宫婢笑笑, “郑夫人去了就知。 夫人放心,我家县主并无恶意。” 其实说起来,这偌大的皇宫中,除了需要防着李秉稹一人以外,另两个正经主子,对她实在算得上和善。 且那悦和县主又还只是个约莫十岁的孩子,实在是让人生不起戒心。 徐温云到底还是行至了云玉宫。 谁知在殿中候着的不是旁人,竟是中秋节前在云玉宫中扎纸时,伺候在身侧的月儿。 她眼睁睁见那小宫婢行至月儿身侧,恭恭敬敬禀告“县主,郑夫人来了”。 而月儿她已褪下宫女的衣裳,穿了身合身的华贵宫装,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小荷才露尖尖般俏丽立在殿中。 徐温云一时间不明所以,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反而是月儿笑盈盈走上前,牵起她的指尖。 “……当年在潭州罗吉街时,我年龄还小,又蓬头垢面的,也难怪事隔多年,夫人认不出我来。” ? 潭州,罗吉街? 某些尘封已久的模糊记忆,忽然随着这月儿的话语,逐渐开始变得清晰…… 徐温云似是想到了什么,眸光震动,满脸都是不敢相信,接下来月儿的话,无疑更加做实了她的猜想。 “我就是当年在罗吉街,被夫人花两百二十两救下的那个女童。 后来父皇登基,以为夫人溺水身亡了,为着让自己心里有个念想,也为了给您在世上留个香火,便将我与妹妹收为义女,过继在夫人名下,还特意开恩将我们留在宫中。” “当年若非夫人路见不平,我们姐妹二人绝熬不过那个寒冬,您虽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可委实恩同再造,哪怕是此生此世,悦和都没齿难忘。 母亲在上,受悦和一拜。” 李悦和说至此处,神色肃然,提起裙摆双膝跪地,小小的身板倾倒,额间触地,冲着徐温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徐温云瞳孔紧缩,浑身都开始微微发颤。她好不容易才从姜姣丽的话语中缓过劲儿,已经极力说服自己,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自洽。 可现在李悦和的出现,以及她口中的这声“母亲”,瞬间将徐温云之前的所思所想,全都击至粉碎。 徐温云只觉脑中一片混沌,瞳孔都有些涣散,只呢喃低声道, “岂会如此,怎么可能,他岂能当真做到此等地步……” “怎得母亲不信么? 悦和所言字字属实,父皇他对母亲实在是用情至深,莫说关照我与妹妹,就连这云玉殿,也是为了母亲特意修建的,里头暗含了母亲的名讳以及父皇潜龙时的封号。” 以李悦和的年龄,还不足以能够理解得了二人之间发生的爱恨纠葛,可多年下来,李秉稹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 惦念多年的女人并未亡故,却嫁作了他人妇,这对父皇来说,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缺憾呢? 李悦和并不奢望二人能够破镜重圆,可总觉得父皇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实在不该就此淹没,总该让徐温云知晓这番情深义重才好。 李悦和站起身来,牵起徐温云的指尖,将兀自怔愣的她,牵引至云玉殿二楼东南向的暖阁中。 “母亲之前在云玉殿扎灯时,何处都能自由来去,唯有此间屋子不能踏足,想必也好奇过这暖阁中有什么…… 您今日看过后,便一切都明白了。” 暖阁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明媚的秋阳顺着窗橼的缝隙洒入房中,光射而下,浮尘飘空。 此处算得上是间佛堂。 高殿之中,房中的彩绘细密且精致,写满了符文的条幅,按照五行八卦阵有序悬挂着,金丝楠木的横桌上,堆砌着海量的珠宝玉石,珊瑚珍翠,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灯油佛香味。 两侧奉着金玉材质的两尊佛像。 正中供得是块牌位,上头写着“周芸”两个大字。 “这间佛堂,除了父皇与我们姐妹二人,以往从未有外人踏足过,落烛与香灰都是由我亲自收拾的。 以往父皇无事时,会神情落寞,来此小坐上半个时辰,每年中元节也常来亲自祭奠。母亲,父皇待您的这片心,实在是苍天可见。” 李悦和上前,轻摇摇徐温云的臂膀,略略带了些哀求的意味, “……所以无论旁人如何误解父皇,母亲都切莫要与父皇生分。我知您现已嫁人,只是若是平日里得闲,也入宫陪父皇喝喝茶下下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