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敢向皇帝骗个娃 第92节 (第2/2页)
徐温云头次听他们说这样的话,一时间傻了眼,立马问道, “莫不是下人怠慢你们了,还是说谁嚼 舌根说三道四了?只管同我说,我必为你们做主,再怎么着也好,如何能生出搬出去住的心思呢?不行的,我不答应……” 徐温珍立即握住姐姐的手。 “通府上下对我们都很好,不存在什么被怠慢,都是我们两个自己的念头。 其实早就该搬出去的,可珍儿不放心姐姐,好在现在月子也做了,身子也养好了,辰哥儿也快两岁了……再怎么着,也不能再赖在此处了。” 郑明存听了二人这番话,便知他们已是去意已决,便也劝徐温云。 “搬出去也未必就是件坏事。 绍儿今后要走仕途,常居在府中,对我自是没什么妨碍,没得还能博得个看顾妻弟的美名,可于他来说,外人看来难免有寄人篱下之嫌。 妻妹也是,她原本就是个软弱性子,再不出去历练历练,今后去哪儿都得被人欺负,你们姐妹二人就算再要好,也总不能相守一辈子。 赁间相近的宅子,常来常往也是一样的。” 此乃头次郑明存过问她的家事,不知为何,徐温云心中顿生出些格外怪异且别扭的感觉。 其实这些话,不用郑明存说,她心里也全都知道,可奈何一时间接受不了,打心底里不放心,割舍不了。 可弟妹都大了,今后必然都有各自的前程要奔,长呆在这荣国公府中,说是庇佑,其实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约束呢? 徐温云五味杂陈了番,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可却也不得不放手,只抿唇道了句, “……那至少宅子的事儿,还是让我这个做姐姐的来操办吧。” * * 竟宁四十四年。 初春。 离先皇薨逝已过去两年。 皇上李秉稹为表孝心的丧期,也已经服满。 次日。 太后陆霜棠就在碧霄宫设下宫宴,特遣了身侧最得力的苏嬷嬷,上养心殿邀皇上赴宴。 李秉稹到了一看,殿中已侯了十数个文物百官,倒是什么年龄阶段,什么官职品衔的都有。 甚至其中有好几个,是单论官衔,都近不了他身的微末小官。 李秉稹一时间也不清楚太后罐子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能依着安排,坐在了居中的主位上。 陆霜棠眼见人到齐了,便笑意盈盈道。 “诸卿大可随意些,便将此处当做是自家府宅后院便是。” “今日唤诸卿来,倒也没有什么旁的事儿,不过皇上忙于政务,后宫空闲已久,本宫平日里也没个能说话的人,所以特意寻诸亲来话话家常罢了。” 此言一出,在场者瞬间明了太后用意。 名为宫宴,实则是在搭台唱戏。 戏曲名称为“劝婚”。 其实也怪不得太后如此着急。 皇上今年已二十有六,这个年龄若是在寻常百姓家,孩子何止是能打酱油,甚至是可以学骑射弓马了。 偏偏皇上自己不着急,还不巧遇上两年丧期,终身大事更是被耽误得没边儿了。 “本宫或是年岁渐长,这两年愈发向往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生活。 素闻诸君家中,都有娇妻美眷,又是旁人眼中夫妻恩爱,一家和乐的典范,所以本宫才特请诸卿过来,想听你们分享分享,后宅中的温馨日常。” 哦。 所以在座的都是些鹣鲽情深,家庭和美的标杆人物,难怪瞧着在才能方面,有些良莠不齐。 李秉稹微扬扬眉,心中了然。 太后道完方才那一通,心中明白若是想让他们主动开腔,那恐是比登天还难,于是干脆开始点兵点将。 她环顾在场一周,寻思着总要寻个与皇上年龄相近的后生才好,于是将眸光落在了右侧上首位的郑明存身上。 “郑少卿,不妨你先说。” 随着这一句,在场所有人,包括李秉稹的目光,都落在了郑明存身上。 李秉稹对郑明存颇有几分印象。 若无记错,此人乃是容国公府嫡长子,他曾在起事登基前,于歪柳巷劝降郑广松时见过一次。 头次见面,此人就莽里莽撞拦了他的路,所以李秉稹对他印象算不上特别好。 李秉稹转转碧绿扳指,眸底沉沉,一片幽深,到要看看他究竟能胡扯通出些什么来。 而郑明存呢…… 他对太后用意心知肚明,且皇上选妃立后,乃是大势所趋,也确实再也耽搁不得,所以他也自然愿意顺势而为。 “太后娘娘实在是为难微臣了。 其实后宅之事,真真无甚可讲……” 郑明存是个惯常会做戏之人。 顶着众人的眸光,身形微顿了顿之后,脸上就略微流露出几分腆然来,紧而眸光温热,深情款款道。 “如若当真论有何欣慰之处,那便只能是我那贱内了。 她温柔贤淑,性情和顺,将微臣的每个喜好都时刻牢记在心,我们夫妻多年,一直心心相印,感情甚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