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敢向皇帝骗个娃 第73节 (第2/2页)
淡疏离的语气中,又带着几分家常的随意,完全就不像是晚辈的姿态。 而郑明存那个身居高位,屹立三朝不倒的阁老父亲,竟没有丝毫不悦,反倒盈着笑脸。 “原是我那贴心儿媳孝敬的,我觉得喝着不错,便留了些在此处待客,未曾想竟能入得了您的口,实属她的荣幸了。” 男人微颔颔首,嘴上随意道了句, “你那儿媳不错,该赏。” 他们一面说着,阔步走过庭院中,与二人擦身而过。 罗尚书眼见这相谈甚欢的氛围,便知事情成了大半,脸上浮出几分笑,亦步亦趋跟了上去。 郑明存直起身子抬头,将眸光落在那个远去的高阔背影上,也不知为何,心中顿生出几分若有似无的熟悉之感,这股迥异委实让人心内难安,以至于他竟鬼使神差快步追上前去。 拦在二人身前,他先是又拱手行了个礼。 而后眉间微蹙,抬眸直直盯着眼前男人的面庞。 “敢问公子,你我可曾在何处见过?” 第四十二章 厅堂内, 茶盏置放在桌上,向上腾腾冒着透明的氤氲之气,高阔空旷的厅堂中, 响起一老一少的缓声对谈。 就算因各自利益,分属于不同阵营,可彼此都是在朝堂中权柄在握的体面人,所以这场会面原没有想象中剑拔弩张。 作为占据绝对优势的掌权者,李秉稹甚至都用不着什么恩威并施,只略略秀了秀拳头 , 便足以让郑广松认清楚现在事态的严重性。 俗话说得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郑广松压根就没有太多犹豫,也不敢提更多条件, 心中的天枰就已经倾向煜王。可若立即临阵倒戈,未免显得太过丧了气节 , 所以尚留了些气口。 好在煜王了然于心,倒也并未强逼太过, 在充满了各种隐喻的官腔暗语中,结束了这场交谈。 想着终于要送走这尊佛, 郑广松委实大大松了口气,眼见就要将人送出院门,结果嫡长子竟直直拦到二人身前来, 怼了句。 “敢问公子,你我可曾在何处见过?” 李秉稹脚下的步子顿住。 掀起眼皮朝发问者望去, 眸光清锐如刃, 淡然中又带着几分冷傲, 就这么平静注视着他,郑明存便觉有种无可抵抗的压力扑袭而来, 仿若擎天泰山斜倒灭顶。 问题并未得到回应。 就像是郑明存压根还不配在这场大人物的牌桌上有发言权,所以便连话也没必要同他多说。 且没有回应,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空气微滞。 郑广松见状,带了些责备的语气,蹙着眉头轻斥道, “不得冒犯贵人,还不快退下。 ……您这边请。” 郑明存自小争气,从来都是族中出类拔萃,受人仰望的存在,父亲对他也都是夸赞,未曾想却骤然遭了这声训。 这无疑让他对此人身份更加好奇。 毕竟能让罗尚书唤声“贵人”,还能让父亲如此毕恭推崇,又是如此年轻……朝堂中这样的人物,单掌都能数得出来。 郑明存压下心中疑窦,随郑广松行至门口,将那人与罗尚书送走,直待目测二人车架悠悠消失在巷口,复又走回院中,待身侧无人之时…… “父亲,方才那是何人?” 郑广松此刻脑中的那根弦才彻底松了下来,也不欲瞒他,只吐出两个字, “煜王。” 郑明存回想起方才那人不似凡夫俗子的气场,顿时僵立当场,眸光震动, “竟是煜王?” “嗯。 煜王自小长在深宫,十二岁就出京入军了,平日里也只有朝中几个重臣认得,所以你方才那么冒昧一问,我只当你们当真见过,不过想来也是没有的……” 二人见没见过,已经不是重点。 郑明存俊秀的面庞胀至通红,又气又怕,捏紧了拳头问道, “煜王岂会知晓此处?” “……父亲,既煜王已现身眼前,那咱们还等什么?合该立即禀报太子殿下,暗杀也好,围剿也罢,只要了结了煜王性命,何愁太子不能登上皇位?届时父亲可就是立下了件头等功!” 郑广松沉下眉眼, “你都能想得到的事情,难道煜王会想不到么?太子生性多疑,若得知煜王惊现在我的私宅中,煜王死不死得成不知道,我们容国公府满门老小算是活不了。” 郑明存面露惊骇, “他这竟是算计好了的……可我们容国公府多年来,明里暗里不知为太子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太子未必就会信如此拙劣的离间计。 且此刻就算我们投靠煜王,也是为时已晚,就算捧他登基,我们只怕也会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不愧是向来出众的嫡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