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57节 (第1/2页)
皎奴大怒,骂道:“我告诉伱,玉真观周围都是右相府的护卫,让阿郎知道你来,活剥你的皮……” 她话音未了,薛白已径直用一句话压过她的气势。 “那不妨问问哥奴,如此行事,可为子女考虑过?” 皎奴听得“哥奴”二字,眼睛一瞪,忘了反驳。 薛白转身就走,他最近在学高力士“顺水推舟”的阳谋,并不怕人知道他的行踪。 *** 右相府。 李林甫瞥了眼王鉷提前拟定的春闱覆试名次,批了个“可”字。 此事与往年一样,能服众即可,反正及第也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也不是真给官职。 正要处理别的公务,他闭眼时却又想到了不久前做得那个梦。 梦里,那酷似裴宽的男子几乎要夺舍了他的身体,给他带来巨大的恐惧。 示意身边女使把名单送出去,李林甫又道:“问问王鉷,升他为御史大夫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喏。” “阿郎。”另一名女使只穿着罗袜走过檀木地板,安静地绕进屏风,禀道:“玉真观来报,薛白过去见十七娘。” 李林甫此时才在百忙之中想起薛白,吩咐道:“召达奚盈盈来见,再到巡街使处调消息,查薛白近来在做什么。” “喏。” “对了,十四娘呢,找到没有?” “没有。” “让十郎去找杜家把人夺回来,但莫闹大了……” 过了一会,关于薛白行踪的情报送到了。 这不难查,右相府早交代长安各处武候留意到,需要时调取即可,就是颇浪费纸。 不多时,达奚盈盈也到了,拜倒在堂上对答。 “薛白很少来丰味楼,只听说他近来读书用功。对了,寒食节,薛、杜两家出城祭扫,奴家向一些仆役打听,他们去了庆叙别院;清明节,薛白修缮了薛家祖坟,去了上柱国杨府,之后住进了虢国夫人府……” 她说的与李林甫收到的消息相符。 “继续查,莫让他们发现你是右相府的人。” “奴家一定尽力。” “可有韩愈的情报?” “奴家没用,毫无线索。” “退下。” 李林甫坐在那,用他粗硬的胡子刮着手背,喃喃道:“庆叙别院,裴宽,杨銛,榷盐法……果然早有布局……” 他眼珠转动,忽然还想起一事,从搁子里拿出一封小卷轴打开。 卷轴上,杨慎矜的名字被用丹笔、墨笔各划了一条,李适之的名字只用墨笔划了一条,下面写的正是“裴宽”。 “连这都猜到了?提前布局?” 李林甫沉思至此,眼中忽然精光大绽,喝道:“召王鉷、罗希奭到偃月堂,快!” 这句话一出,堂中所有人登时纷纷打了一个寒颤,都知道,右相又要再除一个政敌了。 *** 御史台。 官廨中,裴宽正在凝神看着一份卷宗,目露警惕。 这是王鉷今日亲自送来的。 借着这个机会,裴宽还试探了一下王鉷对覆试名单的态度,发现若要办成薛白的要求让三人都及第,几乎是与王鉷宣战,只怕代价不小。 他听儿子分析了榷盐法的利弊,态度再次犹疑起来,遂使人暗中问了东宫一句,“听闻哥奴欲除我?” 得到的回答是“无虑,勿受挑唆”。 于是裴宽心里又有侥幸,考虑是否薛白是诈他的。 他从来不是杀伐决断的性子,否则也不会一纸诏书就被召入朝中当个虚职。 此时,更让他为难的却是手里这份卷宗。 卷宗内容很简单,一个名叫曹鉴的郎将醉闯民宅、奸淫妇人,且杀了人家一家四口,证据确凿。 而就在裴宽桌案的另一边摆着一个匣子,匣子里装满了五百两黄金,乃是裴宽的族人裴敦复趁他不注意放在这的。 裴敦复官任河南尹,曹鉴便是其部下。 裴宽思虑着,在卷宗上写下判文,最后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