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86节 (第1/2页)
“上元节前哪都不去,在家养身、练字。哦,明日酒楼开张,带你去吃炒菜。” “炒菜?” …… 次日,道政坊。 厨院庑房的小桌上摆着的葱爆手撕鸡、红烧醉鹅、红烧扇子骨等等。 皎奴目光来回看了一会,只见色泽鲜丽,酱汁均匀地透进肉中,微有些油光,冒着热气,香气扑鼻。 这是蒸菜所没有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吃吧,食材很新鲜。” 薛白每道菜都夹了一块吃,示意自己没让人做手脚。 皎奴这才动筷,夹了一块鹅肉咀嚼,好吃得大吃一惊,没有握筷子的那只手紧紧攥了起来。 两人吃了片刻,听得院中杜五郎要人帮忙,薛白起身离开。 皎奴没太在意,直到将几盘菜吃了大半,才想到也许该给薛白留一点。 薛白? 脑中这名字浮过,她连忙起身,到处寻找。 赶到前院,街道上只见有一辆豪华的的钿车刚刚驶离,让皎奴有一瞬间有他莫非真被掳走了的担心。 好在转头一看,薛白正站在宾客中看人揭红绸。 眼见杜家姐妹一左一右站在他身边,皎奴不由脸一沉,环抱着双手走过去,挤开杜妗。 再抬头,红绸已揭,露出牌匾上“丰味楼”这么个平平无奇的名字。 *** 豪华的钿车已离开了丰味楼,杨玉瑶还在回想着方才的情形,眼神愈发复杂起来,仿佛留恋那诀别前的一点温存。 “李哥奴能给的,我给不起吗?” 她喃喃着,心想该催一催出手帮忙的那位了。 第61章 佳节 天宝六载,元月十四日。 长安城,万年县,升平坊。 破晓时的晨曦轻轻地照在了杜宅的砖瓦与粉墙上,显得静谧而安详。 杜五郎伸着懒腰走过长廊,希望这个漫长的白天早点过去,快点到夜里。 因为子时一过,即是上元节,长安城连着三日不宵禁,满城花灯高挂…… 正房里,卢丰娘起身,迫不及待地支起窗往外看去。 从初三开始雪就停了,今日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温和,希望下午不要有雨雪阻了上元夜的出游。 “冷。” 杜有邻正在更衣,一把年纪了却还不太会,动作笨拙。 卢丰娘只好放下窗,上前替他穿上衣服,嘴里絮絮叨叨。 “郎君,有桩怪事,昨夜妾身听婢子们议论,长安城有传闻说杨老狗早年间丢了个儿子,如今在找。” “休与老夫提他……慢着,找什么儿子?” “就在元正日之前,有个老者到万年县衙报案,说是冬月在官道上遭了盗贼,被拘了月余才逃回来。自称是弘农郡公杨家的老仆,不停哭喊他家二郎被卖掉了。郎君猜是如何?他口中所述那二郎,与我们家中薛白别无二致。” 杜有邻皱了眉,问道:“还有呢?” “婢子们只听到这些。” “你这妇人,往日里七嘴八舌、吵吵闹闹,正经打听消息时便只听到这些。” 只要不打儿子,卢丰娘从不对杜有邻发火,柔声问道:“那妾身再去打听?” “莫在家中乱说了,让奴婢们管好嘴。” “莫非薛白真就是……” 杜有邻摆了摆手打断了她,仿佛要开口分析两句,末了,却只摆出一张深沉的脸。 卢丰娘又问道:“薛白住在后宅之事,郎君既有办法可早些用,这都要上元节了。” “不急。”杜有邻道,“时机一直不凑巧,再等等。” “为何不凑巧?” “待那煞婢走了再谈。她既在,女儿们也不会过去,有甚好急的?” 卢丰娘听了,登时觉得真有道理。 杜有邻打算去书房,才推开门,正好望到东厢那边薛白推门出屋。 他忽然想到什么,回过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