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_掌事女官(清穿) 第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掌事女官(清穿) 第132节 (第2/3页)



    儿子基本一两个月能回一趟家,带回来好些东西够她和孙儿过活,村长那里也打点好,她和墩儿在村里也能过好。

    可这回儿子都半年没回来了,没了给村长的孝敬,现在村里人对她和墩儿也没那么客气了。

    若不是为了震慑那几个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二流子,她也不会顺势撒谎说耿舒宁是儿在外娶的新媳妇。

    好歹村长念着她可能会回来的儿子,敲打几句,日子也能安生些。

    只是谎言总有戳破的那一日,要是儿子真出了什么意外的话,他们娘俩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呢。

    耿舒宁对人的情绪感知敏感,感觉妇人身上多了股子悲伤,哪怕心急如焚,还是先闭嘴喝完了药。

    等老妇人出去做饭的时候,耿舒宁将小墩儿喊过来,轻言细语哄着,才知道了些详情。

    他爹半年没回家了,村里孩子总欺负他……李二家那个漂亮姐姐一直不醒。

    那可恶的李阿婆等得不耐烦,天天在外头嚷嚷着,再不醒就把人扒光扔山里去喂狼。

    耿舒宁问清楚日子,知道自己已经失踪了两天一夜,心里止不住发沉。

    现在还没动静,是没人出来找她,还是胤禛没回来,没人敢出来找她?

    行刺张鹏翮和御驾的领头人,耿舒宁认出来了。

    是台庄曾经给她和皇上准备过衣裳的那位廖家掌柜,他眉心有一块地方是断眉,而且眼尾有颗痣。

    如果她所料没错,针对朝廷的是天地会,而且还有能接触御驾的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如此一来,她不能直接叫人给御前送信,更不能让人发现自己的身份,叫人发现皇上不在龙舟上。

    淮河套这边没有挂了岁字幡的铺子……她想联系上御前的路都不安全。

    耿舒宁想起死伤半数的九卫,心里特别难过。

    虽然跟他们相处没有多久,可这些暗卫都将她当作了主子,是真的拿命在服从。

    对他们而言,她可能不是唯一的主子,却是他们全身心保护的人,她在知道危险的情况下,依然眼睁睁看着他们去送死。

    她记得的资料里,说张鹏翮是个好官,是雍正朝最有本事最清廉的治河总督。

    她不能评判十几个暗卫和张鹏翮的命哪个更重要,只能尽量冷静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现在想起那么多人命,愧疚几乎要将她淹没。

    但她不能慌,晴芳还等着她救,御前弄丢了她,若皇上回来,说不定也会连累别人性命。

    而且总算发现了玉米,她要带回去,叫百姓们多一种吃得起的粮食……

    耿舒宁使劲儿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努力叫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去想那铺天盖地的血腥。

    *

    张鹏翮被行刺是十六日下午,胤禛抵达龙舟时是十七日傍晚。

    他拿到张鹏翮呈上的折子已经是深夜了。

    耿舒宁消失两天一夜这件事,让胤禛用了比平常更多的工夫,才勉强将折子看进去。

    行刺一事并不出他所料,南下时胤禛就发现,用以开河引流的标杆,并没有按照张鹏翮进上的治河堪舆图摆放。

    有些标杆甚至插到了地势颇高,完全不适合开河的山脚,甚至还有百姓的田里和坟地。

    他叫张鹏翮坐镇淮河套,就是让张鹏翮查清楚到底有哪些官员借开河的机会谋私利,圈地戕害百姓。

    张鹏翮查出了一部分治河官员的罪证,最重要的是,他查出此事跟山西总督噶礼门下的奴才有关。

    不止如此,这部分治河官员在朝中也有保护伞,来往信件和私藏的银子上的标记,涉及了廉亲王府、九贝勒府和敦郡王府。

    他还没来得及上奏龙舟,主要是这些日子‘皇上’借身体不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