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掌事女官(清穿) 第33节 (第1/2页)
佟常在先前的小话实在恶毒,有了那样的名声,万岁爷定不会留耿舒宁伺候就是了。 与其脑袋别裤腰上做御前女官,不如图太后娘娘一个恩典。 这也提醒了几个女官,若真有一日能伺候万岁爷,她们可得小心提防佟思雅。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有些为时过早。 毕竟她们现在体面点说是御前女官,实则就是宫女,还轮不上跟个常在打擂台。 更别提,这位常在至今在宫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爬起来。 * 叫嘎鲁代和钮祜禄静怡她们都没想到的是,她们刚搬到九洲清晏的值房,东西都还没收拾妥当呢,就从宫人那里得到了消息。 皇上叫人回宫传口谕,接佟常在来圆明园,赐住武陵春色。 如今的圆明园还很简陋,武陵春色并非乾隆时期桃花盛开的美景之一,只是五小园子里离九洲清晏最远的一处。 武陵春色左右和后方都是简单修整过的荒凉水泡子和湖泊,一到夜里就感觉周围阴气森然。 谁都不敢住那里,宁愿挤一挤也把武陵春色空了下来,才轮到佟思雅。 一时间,后宫妃嫔和御前女官都有些惊疑不定。 这佟常在,到底是受宠还是不受宠啊? 耿舒宁也好奇。 那晚在养心殿,皇上将证词给她看,听了她的解释甚至都没多问几句。 她后来回过味儿来了,皇上根本没信那证词,怕是知道佟思雅不清白,纯粹贱嗖嗖来吓唬她。 现在又把人接过来……四大爷心眼子要是真有这么大,就不会因为一个嘴巴子反复不做人了。 她心里腹诽,狗子瞎抓挠,必是要作妖,只这回不知道又要坑谁。 第22章 就算耿舒宁好奇,她在长春仙馆不挪窝,圆明园里探听消息又比宫里难,钮祜禄静怡离开后,她也很难吃到新鲜的瓜,只能遗憾搁下。 至于跑九洲清晏去听八卦,耿舒宁想都没想过。 皇上能放她一马,都是祖坟冒烟儿了,剩下一年,她的任务就是在太后身边苟出水平,苟出新意。 接任长春仙馆女官的,平日里都跟在嘎鲁代她们身边,跟耿舒宁算熟人,一起住在后殿连个磨合期都不需要。 她日子过得别提多顺心了。 宫里头按规矩来说,宫女都有品阶。 相比多为汉人的太监,宫女至少是包衣旗户出身,除了能出宫外,在身份上也比太监占便宜些。 一入宫,大家都是无品的小宫人。 从内务府调.教好了分往各处,小太监不得用就依然没有品阶。 而宫女一出来,洒扫上都是算十品宫人的份例。 殿内伺候的一等二等三等宫女,都是从九品宫人份例慢慢往上升。 能被人称作姑姑,至少也是六品司记份例。 而通过‘特选’入宫的高门姑奶奶们,即便家世相对不好,因都是分往御前和太后宫中,最低就是司记份例。 能负责执掌具体差事的,诸如耿舒宁和嘎鲁代她们,都是正四品的内廷女官份例。 原身耿佳舒宁比旁人幸运。 带她的内廷女官,在康熙四十一年选秀时,不小心摔到了诚郡王允祉身上,被康熙赐进诚郡王府做了庶福晋,由原身顶了那位哈达纳喇氏的缺。 新帝登基后,女官们进入慈宁宫,耿佳舒宁便越过五品,从司记直接提了内廷女官。 因此耿佳舒宁跟刚接手差事的这几个女官年纪差不多,却已经提前做了两年内廷女官,理所当然是大姑姑。 女官们不管内心服气与否,面上却都以耿舒宁为首。 耿舒宁别提多高兴,老虎都跑了,她这猴儿稳当做一年大王,就能出宫浪去! 她没跟其他人抢差事,依然掌管最清闲没有油水的小库房,更爱往膳房跑。 嘎鲁代她们离开,太后可能觉得亏待了耿舒宁,赏了她十块好皮子并一匣子金锞子。 金锞子十两一个,一匣子十个,相当于一千两银子。 原身入宫这么多年,省吃俭用,也才攒了七百两银子。 一朝暴富,叫耿舒宁怎能不心甘情愿讨好富婆。 出宫后原身额娘的嫁妆想要回来不容易,多攒的银子,都是她以后浪的本钱,自然多多益善。 * 圆明园里水多树多,比起宫里凉快不少,长春仙馆又四面环水,就算白日里都不算太热。 耿舒宁也就不研究什么解暑开胃的吃食,只一门心思想把好吃还不胖人的苏出来。 比如酸菜鱼! 膳房里早就有酸菜,是打盛京那边传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