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治病就像走迷宫 (第2/2页)
:“吴哥就别嘲笑我了,小穆休息我临时多盯了一天,现在感觉人都快散了。而且这三个病人可不好治。” 吴斯收起了笑意,观察起这三个病人,全都是青年男性,监护上的生命体征心率有些慢,大约在55—60次/分。 血压的收缩压(高压)在90上下。 仅带着鼻导管低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也有个97%—98%,显然既没有昏迷,也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 但他们全身都散发着蒙蒙青光,显然不是普通患者。 …… 随后,冉鸿飞开始交班,王老照例没有参加,不过这次据说是去开全国会了,可能跟超凡信息解禁的事情有关。 这三个男青年是在昨天一起转来的,之前陆续去了黄海道医院就诊。 后来被驻黄海道医院的行动队特派员发现有超凡能量作用,统一转来了一中心后院。 “他们三人都是因发现周身水肿3天入院,同时还伴有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头晕等症状。三人既往体健,没有慢性病史……”冉鸿飞尽管疲惫不堪,却依然将三人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等简述了一遍。 甚至中途都没看一眼病历,与吴斯和穆灵妍电脑前的病历对比,毫无错漏。 随后他又交代了患者的化验检查。 三人不仅症状如出一辙,连化验检查的结果都差不多。 血浆白蛋白全都是20~25g/l,而正常人的白蛋白水平最低也要达到35g/l,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了。 各项检查中,胸片提示他们都有少量的胸腔积液,彩超显示腹盆腔也有少量的积液。 而这无疑也是指向低蛋白血症。 人的血浆中蛋白含量下降,胶体渗透压就会降低,导致水向血管外漏出去。 人的血管并非完全密闭,而是有通透性的。 简单来说,人体中的水总要从“稀薄”的地方流向“浓稠”的地方。 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那血管中的血变稀了,多余的水份就会从血管中渗漏出来。 表现出来的就是逐渐加重的组织水肿,身体内部的空腔——胸腔与腹盆腔的积液。 至于乏力等等病人的主观感觉,更是非常典型的低蛋白血症表现。 不过既然能让冉鸿飞说出“不好治”三个字,那就绝对不可能是单纯的低蛋白血症这么简单。 果然,冉鸿飞介绍完病情之后,表情有些无奈:“他们三人若只是普通的低蛋白血症,不要说咱们这,黄海道医院就解决了。 “但是很奇怪,人血白蛋白输进去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这两天他们至少已经输了80g白蛋白了,指标却一点都不见好转。” 穆灵妍也皱起了眉头:“他们没有感染指标升高之类的表现吗?或者其他全身消耗性疾病?” 小穆同学也还是有进步的嘛,现在已经能从表象立刻朝着原因前进了,而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正是这样一步步前进的结果。 不过这几个病人,却不单单是疾病造成的状况。 冉鸿飞摇摇头:“都没有,除了低蛋白,他们几乎再没有其他异常了。” 又是一座新的迷宫摆在了眼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