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物质定律 (第2/3页)
术工具之外,坚守是第一位的。 往来多次,他们与看守水库的人家混得稔熟,这家人家是一对中年夫妻,膝下有四个儿女,无论穿着打扮,语言习俗,就是当地土的掉渣的味儿,女户主甚至还显得有一些木讷,两只手由于劳作过度,已经明显地变得粗大,粗糙,因长期被黑色浸泡,污染,又未能及时洗净,皴裂满布,漆黑无比。 因为经常去那里垂钓,和他们一家混的很熟,关系也慢慢的好了起来,偶尔弄点开水,或在她家饭甑里,舀上一碗冷玉米饭,用糊辣椒蘸干板菜胡乱吃,或见他家稀饭煮好了,在竹篾编的碗箩里捞一个碗出来,也舀上一碗吃吃,是挺平常的事。 在卻明看来,他家一家人,一切与当地人没有丝毫的不同。 后来当地政府的人找上门来,说是要给女户主解决工作的问题,因为她是上海女知青,当年她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一到农村,就怀着对贫下中农诚挚的感情,要彻彻底底根除自己身上一切的小资产阶级观念,要安安心心在农村彻底扎下根了,不仅仅是要和农民打成一片,而是要从根子上把自己彻底改造成农民,哪还有什么挑肥拣瘦的呢?一到当地来,首先就决定就嫁给了一个当地的实实在在的农村小伙子,既然自己竭尽全力要想从根本上适应当地的一切,融入农民当中,变成他们的一份子,因此,她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脏活重活累活男人干的活,她都一律抢着干,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无论语音,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你从她的身上再也找不出半点上海知青的影子了。 知青回城狂潮,对她已丝毫掀不起微澜,因为她已根本走不了----四个子女从头到脚牵绊着她----她真的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块土地! 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与南橘北枳同理。 廖国海大学毕业后,外表上表现出万分的低调,谦虚,而内心,则无时无刻不再为自己做着精明细致的盘算。 临近分配,他的父亲被他纠缠不过,开启了全方位寻找战友,首长的活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实权在握的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首长,被寻找到了,廖国海在父亲的带领下,几次登门造访,一口一个伯伯,伯娘喊得十分动情,亲切,老首长操着一口山东话,打量着恭顺,乖巧的廖国海,说,“反正伯伯没有儿子,我出面给有关方面打打招呼,你就留在伯伯身边工作,当我们的半个儿子吧,好不好啊?” 廖国海毕业之后,当即分配在了本省第二大城市,交通信息通畅,工作学习环境优裕的管义市。 市委市政府在某一年向社会公开发出招考文秘人员的公告,廖国海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幼时理想的大好时机,获悉这一消息,他回到单位后,从此暗中苦下功夫备考,他所工作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几个早就想调到党委或政府去工作的文笔尖子,平时与他关系铁的就像是穿一条裤子,但他把这一信息牢牢锁在肚里,不肯向他们作丝毫的泄露。 那次招考,虽然是公开,可并没有大张旗鼓,反反复复的宣传,知道的人并不多,竞争就不激烈,张榜的那一天,他早早的就来到了政府大院,上午十点,黄色的大纸贴上了墙,黑墨汁写的录取人员名单里,赫然写着他的名字。 他心中欣喜若狂,表面上却装着镇静无比。办理调动手续时,许多同事对他另眼相看,一时之间,还以为是哪一位大首长钦点了他。 俗话说,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普遍认为,官员的提拔,首长身边的贴身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秘书,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输送岗位和渠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