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野的征服_第六十章 心性乱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心性乱象 (第1/3页)

    第六十章心性乱象

    黎兴成身上有三个优秀,一是心智不凡,二是勤奋不辍,三是品质典范。即使是在那个年代,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对文化的恭敬与虔诚,以端端正正,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扎实的学习,劳动,生活;内心柔韧,温润,善良,谦和;他从来不肯对人说出有带有丝毫不和谐意味的话语,从来不肯在脸上对人表现出丝毫的不愉快,从来不肯对自己的本分的事物有丝毫的僭越。

    因此,他必定会成为一个异常优秀的人物,作风正派,竭忠尽孝,尊老近亲,友乡睦邻。

    成人大学毕业后,从基层干起,职务一路飙升,一直干到市委书记,近几年,又从市委书记任上,升到了省人民政府的副省长。从来不务虚名,一身正气,正派廉洁。

    卻明从贫穷落后的农村进入城市,又担任过各种各样的领导职务,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人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现象,他深有感触,发自内心的认为,黎兴成堪称人们做人做事,为人为官的经典,标杆。

    卻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智力有差异,领悟有差异,不能在同一方面的事情上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想想也符合大千世界的道理,极为正常合理。可同在一个蓝天下,甚至属同一个时代的人,心态,行为居然会有天壤之差别,实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人这一生接受教育,有几个途径,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有人在家庭没有被教育好,学校教育变好了;有人在学校没有被教育好,到单位就被教育好了;有人在单位没有被教育好,到社会就被教育好了。可有一些人,无论经过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他的心底邪恶,阴暗,对社会充满毒恨,都得不到多大的改变。这类人中,有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发作出来了,成为了犯罪分子;有的因为主客观等等因素,暂时没有发作出来,如果你有机会进入他的内心,全是负能量的不正常的东西,就像一个火药桶,早晚他会爆发出来的,相当的危险!

    西方刑法学鼻祖龙勃罗梭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人是天生犯罪人。我国刑法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但是,针对接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而出现极少数的人就是不遵守规矩秩序,不遵守道德规范,不遵守纪律法度,或吃喝嫖赌抽,或坑蒙拐骗偷,或伤人劫物,败坏纲常,或作奸犯科,违法乱纪。

    卻明在担任公安局局长时,有几桩荒唐的刑事案件实在令他啼笑皆非。第一桩,是一幢故意伤害案,伤人者与被害人素不相识,素无嫌隙,在公众场合,就因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与同伴正在谈笑,无意回头,正好与三十岁,没有女朋友的他撞脸,他便恼羞成怒,硬说他在讥笑他,不由分说追上去,不顾对方同伴的解劝,顺手操起路边店摊上的菜刀,挥舞着扑向了受害人;第二桩则是一个富二代的帅哥,坐在游乐场边玩耍,莫名其妙招致陌生男人突如其来的重伤害,颅脑被石头不断猛击重击而破损,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从故意伤害的情节来看,似乎二者有不可戴天之仇,查到后来,结论居然是两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而且素不相识,起因就是他看他太阔绰,太享受,看不惯,心中不平衡,遂默默走到其附近,乘其随从走开,其本人也毫不防备时,捡起地下的石头就对其头部猛砸;另一桩因为侮辱人格而酿成杀身之祸。某铁合金老板雇佣了一个司机,仗着自己有几个钱,也自以为绝顶聪明,经常随时随地不分场合,任意呵斥,指责司机,语言中充满了极端的歧视贬损,侮辱丑化。为他开车两年以来,这样的人格侵犯何止千余回!司机的怨恨与忍耐,已达极限,但他居然没有丝毫察觉。这天,司机送他到两百公里外的地方出差,车上,为吃早餐时,他的公文包放在车座上,司机没有给他锁到尾箱里去,他又开始了对司机的喋喋不休,唾沫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