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野的征服_第二十章 源清流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源清流远 (第2/3页)

私自合作关系:由经理把几乎全部的紧俏物资分批分期匹配给供应站,再由供应站以黑市价卖出。矿区有钱且需要紧俏物资的人多了去了,黑市价几乎可以多捞到一半的钱。

    这样一来,其他地方的供销社,供应站点理应合理匹配的紧俏物资的指标,就这样被经理截留转移了。

    卻明恨得牙痒痒,好你个装球装鬼的东西!装得城府高深,道貌岸然,其实乃是一个大坏蛋!

    卻明知道这些秘密后,就想把黑幕公布出去,便向同事逐个“揭密”。谁知人家个个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对内情原来是早就心知肚明了的。

    原来,经理是市里商业部门某主要领导的至亲,有人曾经写材料上告,但这些材料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经理手中,经理仍然是经理。但写过材料的人反过来,倒像是有罪的人,经常被经理有意无意讥讽,时常明敲暗打,不得不低着头默默承受,未敢表现半点违逆。

    后来公司搞基建,工程不小。他想,按照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潜规则,经理肯定可大捞上一笔了!工程尚未落实由哪个公司或那个人来承接。他估摸这几天经理家门前一定人员来往频繁。他便一直留心,想要看个究竟。而且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些人受到应得的惩罚。

    那一年,临近另一水产公司的经理,利用国营企业身份,资质,资金,与沿海的企业联合做农产品进出口生意。若如亏了,生意就是公司的;赚了,则不入公司帐,全部归入私囊。几年时间,公司亏损得一塌糊涂,这人却赚了个盆满钵满。此人被当地检察院发出禁止调动的检察意见书,后来被检察院提起公诉。但是,等到检察院去提人时则只能扫兴而归。人,早就被上级的大领导签字调到更大的城市去了。

    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经理的动向。有一天晚上,他看书看到凌晨一点,然后悄悄起来观察二楼的经理家动静,家家户户此时都已关灯睡觉,外面一片漆黑,而经理家的灯反而亮了。他连忙蹑手蹑脚爬起来,利用黑夜的掩护,走到经理家门边,贴着墙悄然朝开着门的经理家里看,他看见了本城有名的大包工头常翔正往经理家桌上放东西。是两包报纸包着的类似于糕点,米花糖之类,四四方方的东西。他不傻,能知道那四四方方的两大包东西是什么!

    经理仿佛看见了他,突然站起身朝门外走来,卻明吃了一惊!赶紧将身退回到转角的黑暗处。经理走到门边,拉开门,朝外四处看了看,认为安全了,这才返回客厅,顺手把门半掩,然后把那两包显得有些沉重的东西收了起来。

    卻明想,自己虽然亲眼见到了行贿,受贿,但最让人恼火的是拿不到证据。有证据想把他告倒都十分困难,假如是没有证据,那不仅仅是难,而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弄不好自己反倒要遭受陷害!

    苦恼于此事,卻明自此仿佛走火入魔,茶饭不思,整整想了三天。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只要自己敢于主张正义,敢冒风险,挺身而出,作为证人举报,就可顺利立案了。

    于是,他想到了他的舅舅,时任市委副书记,分管政法的舅舅。他到了舅舅的办公室,鼓着勇气,大义凛然进行了举报。

    由于他的勇敢无畏,嫉恶如仇,他们公司的经理进去了;没有多久,那个已调到大城市的水产公司的经理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卻明所在的城市是产煤区。围绕着煤这个高回报的产业链,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地级市,共有三十个干部栽倒在这上面。其中就有四个四地厅级领导干部。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行贿受贿,简直可以让人眼花缭乱。为了煤矿好的选址,为了煤矿取得许可,为了煤矿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兼并别人······,那些煤老板可说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奔波,忙碌在行贿路上,不达目的,他们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卻明曾经到望洋县去任过副县长,正好分管煤炭产业。前任已升任常务。他一到县里,前任就力邀他一道吃饭,喝酒,打牌。陪同的人清一色是煤老板。桌上摆放的全是茅台酒,大中华,黄鹤楼之类高档烟酒。酒足饭饱,前任便强推他上桌打牌,当他听说打一万块钱一炮,当时就吓呆了,生死要下桌!前任死死把他压在桌上,他挣扎不了,一下子动了真怒,差一点把桌子掀翻!

    这才把前任吓住了,只得随他。

    他下得桌来,毫不客气甩开前来挽留他的人,他大踏步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