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97天命 (第4/4页)
话,那么,唯一的入手点也唯有“顾玦的死”了。 中的顾玦是什么时候死的? 应该是最近几月吧。 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的这个顾玦还会不会死? 想着,楚千凰把绢纸的一角放在烛火上。 烛火一下子就点燃了纸张,贪婪地、急速地将纸张吞噬,迅速燃成了灰烬。 她的手轻轻一扬,那些灰烬散开,如一只只黑蝶般在半空中飞舞了起来。 楚千凰的心变得轻松了一点。 如果顾玦像梦中一样死了,剧情线自然就会被修正,回归到的主线,那么自己大概也有一条生路了。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楚千凰的心跳怦怦加快,在心里告诉自己,也许她可以再等等。 她相信,她不会无缘无故地穿越这一回,她的穿越肯定是有价值的,是有使命的。 她原本纷乱的心开始渐渐地平静了下来,犹如阳光下的一池静水。 一阵阵暖风再次透过窗户拂了进来,风夹着寺庙特有的香烟味而来,一阵接着一阵,吹在案头的那几摞经书上,书页随风一页页地翻了过去,发出哗哗的声响。 外面隐隐有诵经声若有似无地传了过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凝重的气氛。 看着在风中自动翻页的经书,楚千凰突然想起了中的一个片段: 虽然乌诃迦楼遭遇了国变,父亲与兄弟全被其叔乌诃度罗所屠,但他自幼习佛法,曾在寺中修行多年,哪怕遭逢大变,依旧保持佛心,没有因此变成一个弑杀之人。 当他攻破大齐京城之时,大齐禁军人人弃械投降,跪地臣服,可谓兵不血刃。 这一夜,经声佛号响彻京城,佛光笼罩天下。 “佛光笼罩天下。”楚千凰无声地默念着最后一句话,又望向了窗外,夕阳西下,火烧云染红了天空,如火如荼。 夕阳一点点地西沉,日落月升。 这一夜因为没有宵禁变得尤为热闹,半夜还有人家放了烟火,一朵朵璀璨斑斓的烟花映红了沉沉的夜空。 到了第二天,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时,京城就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最早出门的那批人大概就是那些赶着上早朝的朝臣们了。 早朝在停止一个月后再次开启,这也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 聚集在金銮殿下方的文武百官们心里多少都有些紧张。 自先帝顾琅驾崩后,顾玦就已经开始处理政务了,只不过关于政务的折子都是先交到内阁,由内阁处理后,再汇报给顾玦。 那段时间,其他人基本上都没机会接触顾玦,也就是每天本本分分、提心吊胆地做自己的事,同时借着顾玦的一些主张来判断、猜测他的行事作风。 君臣之间的磨合总是需要时间的。 因为是新帝的第一次早朝,大部分人也都在观望,出列禀事的人不多,能拖的事也都拖着,所以,今天的早朝还算空闲。 三四个大臣禀了些不轻不重的事后,就无人出列。 殿内沉寂了一会儿。 接着,礼部尚书杨玄善就在众人的目光中出列了,把在心头藏了十几天得事提了:“皇上膝下无子,子嗣关乎社稷。” 此话一出,满堂死寂,所有人都看向了正前方宝座上的顾玦。 历朝历代,皇帝纳妃既是为了绵延血脉,更是为了加强和勋贵朝臣们之间的联系,让重臣为其所用,还可以凭此在朝中布局,让朝臣们互相制约。 身为皇帝,不仅要懂治国,还得懂得御下之术,驾驭臣子。纳妃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这是于君。 于臣也同样有好处。 朝臣们家中的女儿一旦有机会进宫侍君,若是能得圣宠诞下皇子,指不定还有“登天”的这一天。 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以,众官员们也都对这件事都极为关注,很想看看新帝自己对选妃又是个什么意思。 一些官员的心思已经活络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顾玦刚登基,估计不会举行大型的选秀仪式了,免得落人话柄,一般都会从朝臣勋贵的家中择妃,所以,这批新人一进宫,就能得个份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