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9子嗣 (第4/4页)
上那对抱头痛哭的姐妹花。 这时,花厅的入口传来了一些动静,楚千尘与礼亲王妃等人有说有笑地回来了。 楚千尘还挎着那个装梅花的小篮子,礼亲王妃她们也取来了醴酒。 安乐欢快地对着楚千尘招手:“九皇婶,你可回来了,都唱了一折了,要不要我跟你说说前情?” “不着急。”楚千尘微微一笑,从篮子里挑了一枝开得最好的红梅,“我先给你簪花吧。” 安乐脆声应了,连忙坐好,正襟危坐。 楚千尘亲自把红梅插在了安乐的钗冠上,接下来,礼亲王妃接过司者倒好的醴酒,说了一串祝辞,安乐在大宫女的提示下,接过了醴酒,把酒洒一半在地上,再饮了一口。 通常情况下,姑娘家只会象征性地把醴酒沾一沾嘴唇,而安乐却是实在地喝了一口,小脸一下子皱在了一起。 还是楚千尘伸指在自己的嘴唇上压了一下,做了个“嘘”的手势,安乐才乖乖闭嘴,没把酒水给吐出来。 及笄礼的最后一步仪式也结束了。 宫女们为今日在场的众人分分醴酒,也是让大家沾沾三公主的喜气。 楚千尘则回到了殷太后身边坐下,指着她带回来的花篮道:“母后,我给安乐簪好花了,这里还有些梅枝,晚些我给您拿去寿宁宫插瓶吧。” 殷太后恍若未闻,一语不发,手里的紫檀木佛珠串慢慢地捻动着。 沉思了好一会儿,殷太后突然说了一句:“这人选可不好找。” 楚千尘疑惑地挑眉。 “”皇后心中一喜,眉目舒展开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太后没有理睬楚千尘。 果然,太后心动了! 仔细想想,太后自先帝过世后就一直待在深宫中,一心为驻守北地的顾玦吃斋念佛,此前,太后只盼着顾玦能平安回京,自然一时也想不到子嗣的问题。 现在顾玦都成亲快半年了,楚千尘这里还没一点动静。 眼看着别人家都有孩子了,像诚郡王也只比顾玦大一岁,府中都有两子两女了。这么多兄弟之中,就唯有顾玦一人膝下空虚,太后不可能对此毫无芥蒂。 这世上的婆婆啊,就算性情差异再大,在子嗣这一点也都是殊途同归。 此时此刻,皇后觉得自己一开始还想利用二皇子来激怒太后,也是顾虑太多,过于谨慎了。 这件事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不就是纳个妾吗? 除了那些平头百姓,京中哪个大户人家不纳妾了! 虽说太后看着挺喜欢楚千尘的,但是儿媳终究是外人,到底比不上血脉相连的儿子,更何况自己不过是提议给顾玦纳个侧妃罢了,又不是让顾玦休妻。 顾玦屋里多一个人,太后也可以早点抱上孙子,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一件事吗,太后也没有理由拒绝啊! 想到这里,皇后一下子心中大定,就像是服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人也精神了。 皇后笑道:“儿媳倒觉得这人选说难难,说易也易。” 周围的其他女眷们不由竖起了耳朵,一些人对楚千尘投以同情的眼神。 安乐亲昵地凑在楚千尘的耳边,嘀嘀咕咕地跟她说这折戏的前情提要,说姐姐嫁给姐夫后,几年无所出,生了一场病后,身子每况愈下云云,妹妹来探望姐姐,姐妹俩抱头痛哭。 皇后也拿这个女儿没辙,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后身上,反正她只要说服太后,事情就成了。 皇后斟酌着言辞,接着道:“儿媳想着要挑个性子本份、秀外慧中、温婉恭淑的姑娘,最好知根知底,万不能是个搅家精。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得母后您喜欢。” 皇后一个字没提袁之彤,但是,但句句又好像点到袁之彤的身上。 她引导着殷太后的目光望向了不远处的袁之彤。 袁之彤已经在脸上补了脂粉,也重新梳妆打扮过了,穿了一件青莲色忍冬葡萄纹褙子,丁香色的马面裙,皮肤白净细腻,桃脸杏目,虽不似楚千尘那般漂亮,却端庄秀美,恬静婉约,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袁之彤似乎知道皇后和殷太后在看她,微微垂眸,羽睫轻颤,面颊绯红,一脸的欲语还休,楚楚动人。 袁之彤心跳怦怦加快,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看楚千尘的脸色,心中畅快了不少。 楚千尘是宸王妃又怎么样,就是皇后也得在明面上让太后三分,楚千尘敢跟太后闹吗?!太后可是顾玦的生母。 楚千尘敢让自己下跪,可是在太后面前,需要下跪的人就是楚千尘了。 自己有太后撑腰,相信连顾玦也会高看她几分,就算是侧妃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自己能快点诞下麟儿 怦怦怦! 袁之彤微咬下唇,脑海中又浮现顾玦昨日看着楚千尘的表情,脸颊又红得更厉害了,目中似是含着春水,波光潋滟,娇艳欲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