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领导有请 (第1/2页)
改变来的很快。 《走近科学》电台版先开始了,原来每天十二点准时和听众见面,现在改成周末两天,其余五天则是换成了其他节目。 对此,张导等人挺平静的,原本就是出自他们的提议,两个节目同时来,根本没那个时间。 团队每周至少出差3-4天,肖一若成为最闲的那个。 每天早上上班,办公室里多数时候只有他和杨哥,也没啥正经事,各种看视频以及直播。 今天也不例外。 八点半,两人到了办公室,一起把分工合作,将每个人的桌子擦了擦,请的保洁不管桌面卫生。 做完后杨哥泡茶,肖一若坐边上闲聊。 “你不开播么?”杨哥悠哉地喝了口茶问道。 “一大早谁看直播,”肖一若摇头:“还不是游戏,又不能上课,几乎都是靠连线支撑,直播间观众也习惯了从下午开始。” “原来如此。” “杨哥,万一《走近科学》没了,你咋办?”这个问题在心里憋了好几天了。 杨哥一顿,随后笑道:“没了就没了呗,我在电台十几年了,见证了许多节目从诞生到消失,早就习惯了。 被电视台拿过去,算是晋升,又不丢人。” “我的意思是,你个人咋办。” 像是导演,编剧,包括主持人啥的,如果改编成电视节目,虽然有差异,但适应适应照样的上任,可杨哥不同。 “小子还挺有良心。”杨哥笑了:“放心吧,我是技术工,除非以后电台没了,不怕没活干。 人往高处走,有机会就得抓住咯,不用在意我。 再说了,两栋楼就在隔壁,以后我要过去也能光明正大不是么。” 肖一若觉得杨哥说的轻松,可真要发生这事,估计心里也会有些难过吧。 一起共事了挺长时间,大伙都离开,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被分配到其他地方,换做自己,肯定会有落差。 不过也是没法子,工作不同,杨哥过去,也没他能做的事。 “不说这个了。”杨哥打了个哈哈:“准备的咋样了,就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我可看了入围名单,有不少已经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参加。” 华夏卫视的官网已经发布了今年金话筒奖的具体信息和参赛名单。 和往年一样,一共128人,一二线卫视代表多一些,会有3-4人,像是东安这样的三四线,都是一人。 名单里,肖一若能喊出名字的就有三十多人,几乎来自一线卫视,要么是手上已经有节目的,要么是跟着大佬混出些名堂的,剩下的那些,则是和自己一样,正在努力中。 “干就完事了,没啥好准备的!”肖一若看的挺开:“我反正纯新人,能代表参赛就是胜利,光脚不怕穿鞋的。” “心态倒是挺好,不过你最好加把劲,别说前三,只要能进三十二强,上华夏台露个脸,回来就能担起重任了。” “我努力!”肖一若真实想法肯定不是打酱油。 奖励都到手了,这不得发个狠,惊掉几百个下巴。 “张建新可以搞好关系,人家可是冠军,有啥不懂的多问问。” “会的。” 杨哥看了看空荡荡的办公室:“哎,以前杜鹏在的时候,我嫌他吵闹,这会不在,反而觉得过于冷清了。” “是啊,剩下咱俩留守,太可怜了。” 正聊着呢,肖一若电话响了,说了几句后转头:“杨哥,向东副台长找我,会有啥事?” “好事呗。” “你咋知道。” “要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