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投资五百万 (第2/2页)
” 肖一若点头。 “安真帮我介绍认识的,在比赛之前,就开始特训了。” “难怪了。” “你嘴挺严啊,都没说过。” “可以啊,主持大佬也认识。” “破案了。” “聊啥呢!”张导走了进来:“这么热闹。” “导演,你知道么,原来小肖和陈建新认识。”杜鹏嘴快。 “我们知道的那个陈建新?”显然张导也不知道。 “对!” “不简单啊,难怪觉得水平进步很快。”看来导演的看法也是一样。 张导没有墨迹:“陈姐在隔壁还有点事,等会过来,咱们先开始。” 众人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 “咱们节目经过这俩个月的努力,基本收听率已经稳定在了0.6左右,作为午夜档,就算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中上水平,成绩不错,这离不开在座大伙的努力,来,为自己鼓个掌吧。” 啪啪啪! 收听率上升,带来的变化不少。 工作环境变好,有了专用的录音室,同事们热情中带着羡慕,最关键是实际收入比原来多了多。 组里每个人动力十足,拧成一股绳。 “从节目刚开播不久,不管是咱们,还是听众反馈,有个共同点,就是觉得惋惜。” 张导看了眼众人继续说道。 “咱们的故事性,科普性也许会受到质疑,但悬念气氛上边,绝对是一流水准,这得感谢老周,bgm选的非常到位。 本来十二点,就是听鬼故事的好时候。 换了个节目,还能延续之前的风格,这点难能可贵。 而惋惜的点就是广播的形式。 只见其声,不见其人。 许多听众都反应,节目可惜了,什么时候能在电视上看到。” “咱们不是在虎皮有二十四小时轮番直播么?”杜鹏问道。 “受众不同,会看直播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听广播的少,虽然上线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有不少人不懂的如何操作。”张导解释道:“而且,咱们之前的拍摄由于形式,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特别认真,网络上免费提供观看没啥关系,可要作为正经的节目,还是差了不少。” 难道,肖一若心里有了猜测。 “早上,我和陈姐去了隔壁,分管综艺的向东台长和我聊聊了一上午,做了个决定。 《走近科学》的电视节目将交给我们来拍摄。 前期投资五百万。” 这话一出,会议室内喧哗一片。 众人叽叽喳喳,各种讨论。 能转电视,肯定是好事,五百万对他们来说可是天文数字。 “导演,是所有工作都由我们来做么?” “放心,主导权在我们这儿,不过摄影师啥的,由电视台那边安排。” “那咱们算哪的人?” “还是电台啊。” “电台的领导不会有意见么?” “都是一家人,而且电台照播不误,等到电视台稳定了,才会决定后边如何取舍。” 肖一若同样有问题:“我呢,还是主持人么?” “当然,没有人抢你的果实。” ok,他心安了。 (感谢缘老板1000点打赏,老板发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