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_第587章 贫困的村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7章 贫困的村庄 (第2/3页)

祥说好了。和当地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全都交给他了,谁让他是华夏科学院的院长呢,德高望重,身份显赫,还是让自己这个不起眼的晚辈,省点力气,少点应酬,多做一些实事吧。

    卢永祥对刘士卿的说法。很没有脾气。老头子年纪大了,却不糊涂,历经人情世故的他很清楚,在地方官员眼里,自己远远没有刘士卿受欢迎。刘士卿能对当地进行投资,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自己就没有那个本事了。

    张栋梁也是知情知趣的人,陪着刘士卿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后,便借口让刘士卿他们好好休息,就告辞了。张栋梁一走,刘士卿就开始安排人手,对金城市不同地点的大气进行抽样化验,测大气成分。测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等等。

    这些事情自然有卢永祥安排人来做,华夏科学院这次派了不少人跟着老院长一起过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杂,刘士卿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等到安排好所有人的工作后 刘士卿和郭倩蓉准备亲自把宣桂芳送到青城县。青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位于金城市东郊。该县一共有四十多万人口,一百多万亩的耕地。由于这里的气候原因,年降水量只有年蒸发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这里的粮食产量一向不是很好,这也是这里的人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士卿在水木大学的同学余胜民就是青城县的人。宣桂芳过来的时候,事先没有和青城县的县领导打招呼,怕他们报喜不报忧。这种事在华夏的官场屡见不鲜了。像宣挂芳这种做科研工作的,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官员了。如果他们不能够获得真实的情况,就不知道神农一号小麦是否适合在青城县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一旦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不管是对当地的百姓来讲。还是对农科院来说,都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刘士卿从金城市出来的时候。从

    宗租车行租了兰辆车,辆四驱越野车,一辆中只,逃…辆轿车。在驶入青城县地界之后,在前面开道的陈俊纬就询问该往什么地方走。

    陈俊纬为了刘士卿这次金城市的实地考察。特地把婚期往后推迟了几天。毕竟他和昆钰结婚,刘士卿要是不能够在婚礼露面的话。那就是在是太遗憾了。

    宣桂芳告诉陈俊纬,她要去的地方是下关村。下关村是青城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村民人均年收入连一千五百块都没有。村里的很多壮年劳力,全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村里面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孺。即便是体格比较壮的妇女,也不是很多。

    农科院当初选定下关村的耕地进行耕种实验,也是想尽自己的努力,帮下关村村民一把,不但免费给他们提供良种、农药、化肥。还提供必要的耕种机器给他们。

    下关村没有挨着马路,车队从公路上下来后,路就变得非常的难走。崎岖不平,格外的颠簸。刘士卿还好一点。郭倩蓉却是从来没有在这种状况的路上走过,只觉得自己快要散了架了。车队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看到前往不远处,有一片村落。远远看过去,就可以发现这个村落和富裕挨不上什么边儿。

    一眼望去,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新房幕,全都是那种老式的低矮的房屋,异常的陈旧。家家户户的围墙就没有一个是砖砌的,好点的用泥土混合麦稍,做成土砖,然后砌起来。或者干脆就用泥土混合麦祜夯起来一道墙,这还算是好的,大部分都是用枯枝、荆棘之类的东西,围起来的篱笆墙。这样的村庄,在武灵市早就绝迹很多年了,郭倩蓉自就生活在城里,除了在电视上见过之外,还是头一次看到活生生的现实版。在车队进入村子的时候,村口有几个老翁正在晒太阳,这几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