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节  (第3/3页)
明。”    李承乾不懂,但他决定先记下来。    就像是周补阙教他的那样,先记下来,日后说不定只是一个瞬间便懂了。    周自衡抱了抱周天涯,然后在袍袖的遮掩下紧紧的握住徐清麦的手。    他的眼眸中闪着温润的光芒:“我走了。”    徐清麦:“去吧,一路平安。到了后写信过来。”    “我恐怕在船上便会忍不住给你写信了。”他轻声道。    徐清麦抿嘴一笑,用手指刮了刮他的掌心。    终将分别,两人放开手,交叠在一起的袍袖分开,带着对方的气息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他们两人之间的分离与告别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与柔情蜜意,甚至比他们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更加平淡。徐清麦觉得,或许是因为这场分离已经酝酿许久,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至于为了一两年的分别要死要活。    周自衡登上了船。    河边有人吹起了长笛,还有人在踏歌而舞,送别自己的亲朋好友。    看着船顺着河流而下,人影越来越小,徐清麦终于忍不住使劲的朝着他挥了挥手,感觉自己的心中像是出现一个大洞,空落落的。    周天涯本来以为是和往常一样来玩耍踏青,没想到阿耶却登船然后走了,然后就看不到了。    她瞪着大大的眼睛,终于理解了之前阿耶和娘亲一直在对自己嘀咕“阿耶要走了哦”这句话的含义,哇哇哇的嚎啕大哭起来,悲伤不能自已。    “要阿耶……要阿耶!”    徐清麦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忽然自己也挺想哭的。    但不管如何,已经飘远的船并没有逆转回头。    日复一日,渭河的水始终滔滔不绝的向东流去,带走无数的旅人以及思念的乡愁。相对的,也带来无数的新的憧憬着长安这座梦之城的人。    三月份,草长莺飞的季节,就在周自衡所乘坐的楼船马上就要抵达石头城之时,一艘小小的从江南出发的船在历经艰辛之后也终于停靠在了渭阳渡。    满脸风霜的侯远道拿着自己小小的行囊下了船。    他从千里之外的姑苏城远道而来,要来参加太医院的招生考试。    他对此充满了期待。    在渡口随便找了个茶水亭坐下,还没坐稳,就听到隔壁桌的在讨论:    “听说了吗?太医院的徐太医要给长公主开颅了!”    第133章    侯远道是在过年的时候收到太医院要招生的消息的。    还是他那小舅子,那天忽然兴奋地跑了过来:“姐夫,姐夫!太医院要对外招收学生开课了,你不去试试?”    侯远道一脸纳闷:“你哪儿听来的消息?”    太医院停止授课都已经好些年了。他只当是自己小舅子听岔了,没想到小舅子嚷嚷道:“这还有假?城门前那告示栏里都贴了!有人在宣读呢!”    姑苏城门口有巨大的告示栏,里面贴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朝廷最新颁布的政令、通缉犯的头像等等,还会有专门的吏卒在每日开城门的时候为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们宣读。    这也是城中百姓获取天下事的重要渠道。    他小舅子闲来没事就会去那儿转一转。    侯远道急匆匆地赶去城门口确认了一趟,果然,上面有一张新的告示,写着太医院从年后开始对外招收新的学生,年龄在十四到三十五岁,除了需要识字之外,没有别的要求,都可以报考。当然,他估计最后肯定是择优要求,因为只招收两百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