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第1/2页)
出银钱雇车也算是出力…… 吧? 薛如英等大城市眼睛,表示难以置信,“真的假的?你们莫不是诓我?小霸王转性了?” “你这个女夜叉看不起谁?”窦玉成跳了起来,大呼小叫道:“小爷是那种欺小凌弱的人吗?” 薛如英冷哼,“长安城小霸王,你说是不是?” “那是…… ”窦玉成说到一半哑火了,细想了一下,这些年他虽然没有闹出人命,但是找小老百姓的茬儿的事确实干了不少,当下心虚起来。 崔叙听他们吵了得劲,示意桑榆坐下,又给她沏了一盏茶递过去,“遇到了何事?” “不是甚么大事。”桑榆接过茶喝了一口,将杨家夫妻的事情说了一遍,“我预备找锦书帮忙找找看。” 崔叙点点头,“若是能找到最好,太原城的事情交给锦书是最稳妥不过的。” 虽然柳家鲜有从武之人,但毕竟是河东世家,还是有些门路的,只是查一个小兵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周良才听到这里,插嘴道:“我倒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十年前杨三郎应召,一年后边关战事结束,到现在已经有八九年了,若是杨三郎还在人世,他为何不归家?” 桑榆便问:“依你之见?” 周良才不好意思地摸着头憨笑两声,“桑小娘子抬举我了不是?我就是觉得没准儿是杨家夫妻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不愿意承认,所以才杜撰了杨三郎还活着的事儿。” 这种事情在当时很常见,有许多百姓家的儿郎战死之后,家中亲人不愿意承认,发了疯的,要死不活的,多了去了,还有人家只留下孤儿寡母的,想不开便投了河。 十年前的百姓实在或的艰难,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巨大的窘境下,逼死了无数人。 见桑榆和崔叙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周良才再接再厉,“你们想啊,什么样的人会十年不回去,而且这个还是孝子?要么就是回不去,要么就是另有所求。” 谁会对一个穷苦百姓有所求?最大的可能就是杨三郎已经死了,只是老人家不愿意相信罢了。 桑榆轻轻摇了摇头,“不,我倒是觉得杨三郎应该是活着的。” 周良才好奇道:“何以见得?” 桑榆认真地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可记得在城门外第一次见到杨家夫妻,他们面色如何?衣着怎样?出行怎样?” 周良才一愣,细想了一下,“他们穿的是细葛布衣,坐在一辆驴车车上,面色红润。” 桑榆又问:“那今日呢?” 周良才回忆起今日见到的样子,“穿的很朴素,衣服上还有一下补丁,住在破草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