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1节 (第1/2页)
短短几年之内,就迁移了上百万人过来。 真是三天两头的闹事,大规模械斗,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李鸿章下手之狠,也让人错愕。 按说,这十几万屯垦者都是湘军俘虏,都是自己人。 但他杀起自己人来,就非常之狠。 杀得人头滚滚,直接把整个屯垦区杀得乖巧了。 把这十几万湘军俘虏杀得魂飞魄散。 无数人纷纷诅咒他这个恶吏。 用了三年的时间搞定了屯垦区,接下来他又被派去鞍山铁矿场。 这里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工作更加艰难,矿工的成分也很复杂,有罪犯,俘虏,还有旗人的流放者。 用了一年半时间,李鸿章搞定了鞍山铁矿场的两万多人。 而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隔七天时间,他就写一份文章递给京城,核心内容只有三个。 地方厘金局改革。 未来科举改革。 新式教育改革。 这三项,招招毙命,全部指向了地方大族,地方官僚。 彻底为苏曳摇旗呐喊。 所以现在地方大族说起李鸿章,完全咬牙切齿,读书人之耻,读书人的叛徒。 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 终于,整整五年时间后。 李鸿章的努力得到了成功,一纸诏书,将他调回了京城。 因为接下来要成立新衙门,暂时命名为发展改革衙门。 左宗棠一把手,马新贻二把手。 而李鸿章就是被调入这个新衙门,成为帮办,仅仅为五品。 苏曳曾经的幕僚赵烈文,也是帮办,但却为正四品。 李鸿章曾经是江苏巡抚,正二品大员,如今升为五品官,却前所未有之狂喜。 真正的感激涕零。 摄政王英明啊,终于看到我李鸿章的努力了。 我终于能够大展宏图了。 出卖自己的同类,果然才能获取最大价值啊。 次日朝堂之上。 拟定了圣旨,并且盖了御赏和同道堂大印。 发展改革衙门成立,等同六部,受政事堂直接领导。 顿时,在场汉人大员内心一声低呼。 忍了这么多年,摄政王终于要对汉人下手了。 但是在朝堂上,任何人都没有反抗之力的,甚至连一点点质疑的可能性都没有。 政事堂,军机处,六部,陆军衙门,海军衙门,总理外事衙门,全部都是苏曳的掌控之中。 但是到了地方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到了州县一级,就完全是地方汉人大族的天下了。 诚然,苏曳的洋务运动如火如荼,所到之处,都能横扫一切利益。 但是,现在开战洋务运动的城市,毕竟也只有十几个而已。 …… 新衙门之内。 几个核心官员,正在商议如何开战。 李鸿章道:“左相,马大人,下官觉得地方厘金局改革,不能先从厘金局动手,功夫在于诗外。” “我们应该先炮制大案,一个震惊天下的大案。” “然后,根据这个大案,不断抓人,不断杀人,把阻挠改革的人,全部除掉。” “否则,改革一事千头万绪,阻挠无数,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四处冒火,扑灭不及。” 不管是左宗棠,还是马新贻,都不是迂腐之辈,手段都是狠辣之极的。 尤其左宗棠,在西北杀得人头滚滚,何止百万。 “这一次和旗务改革,军事改革不一样,那两件事情都要快准狠。”左宗棠道:“而这一次,地方厘金局改革却不一样,不怕慢,但是要彻底!” “而且,要完成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厘金局改革了,而是要进行一场换血。”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新权贵,这群人都是摄政王的嫡系力量,然而现在他们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力量。” “而地方上,很多豪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