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8节 (第2/2页)
但是,他不可能要求两千名迫击炮手都有这么高的水平。 所以,今天的战斗,依旧是可怕的屠杀。 见鬼的是,因为指挥部的命令,一旦发现探照灯和镜子反光要立刻撤离逃跑。 飞艇部队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就胡乱探照,胡乱照射。 于是乎,地面上的俄国军队跑得疲于奔命。 每一次拼命地跑,拼命地撤离,结果炮弹没有落下,可能中国军队却摸上来了。 所以,后来他们就自作主张不跑了。 但是,偏偏他们不跑的时候,炮弹又砸下来了。 …… 就这样,第二天的战斗。 中国军队的又往前推进了三公里多。 俄国军队,再一次伤亡惨重。 而且,他们又面临一个难题。 背后就是瑷珲城了,再后面就是黑龙江了。 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以瑷珲城为据点,打一场最坚决的防守战争,全军不撤退。 第二个选择,一部分军队以瑷珲城为据点,拖住中国军队的进攻。而大部分军队,趁机渡过黑龙江,返回到北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但是,瑷珲城和海兰泡是有一段距离的,并不是隔江相望。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商议,最终决定采取第二方案。 因为瑷珲只是一个小城而已,谈不上什么固若金汤,想要依托它进行决战,实在是千难万难。 稍有不慎,很可能全军覆灭。 而布拉戈维申斯克就不一样了,他们经营了很久,有非常多坚固的堡垒,有很多的大型火炮,而且隔着宽阔的江面,在没有封冻之前,中国军队是很难越江作战的。 所以,俄国远征军做出最后决议。 一万军队断后,以瑷珲城为据点,拖住中国军队。 另外两万余人,趁夜渡江北上,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布防。 现在,俄国人也认清了现实,已经很难速胜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战争延长,拖入冬季。 然后趁着这个冬季,让圣彼得堡那边源源不断增兵,不顾一切代价增兵。 增兵到十万,十五万。 一定,一定要打赢这一战。 不能再给中国发展时间了,一定要趁着这一战,把苏曳赶下台。 一定要中断中国的发展。 否则再过几年,就是天大的麻烦。 最终决议。 两日之后的晚上,两万主力大军渡江北上,返回布拉戈维申斯克。 …… 中国军队的指挥部。 苏曳正在召开师长级以上的高层会议。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俄军的下一步动向。” “他们是会以瑷珲城为据点,和我们打一场大决战。” “还是会选择渡江北上,返回他们的海兰泡大本营,把战争拖入冬季,拖到明年?” “一旦让他们撤回海兰泡大本营,那这一战就很难打了,因为他们在那边修建了大量的堡垒,而且冬季马上就要来了。” “当然,冬季到来,黑龙江封冻,适合我们步兵渡江。” “而我们的后勤,也比俄国人强,就算冬季作战,也……未必不行。” “但是更坏的结果是,就算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拿下了海兰泡,对方军队继续后撤,那我们就会转入劣势了,就属于深入敌境作战了。” “所以,尽量在冬季之前结束战斗,彻底消灭敌军。” 陈玉成迫不及待举手。 苏曳点头道:“你说。” 陈玉成道:“我觉得,俄军一定会采取第二方案。” 在场十几个高级将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僧格林沁道:“如果,他们采取第二方案,那么就会在某个晚上,渡江北上,避开我们的飞艇侦查。那样的话,我们就有必要调派海军提前赶到这片水域,进行水面打击了。” “瑷珲城距离海兰泡,大约八十里左右。他们如果渡江部队不超过两万人的话,大概需要九个小时,才能完成渡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