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34节 (第3/3页)
国营,大汉朝的国库早空了。 国库空虚,怎么想方设法让国库有钱必须是户部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挽听完这一位的话,视线落在刘彻的身上,“父皇。” 刘彻何许人,立刻懂得了刘挽的意思,“从今日起你就是户部尚书。” 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不可置信的望向刘彻,哪怕是当事人也错愕无比。 这么随意的就定下一部的尚书人选吗? 当事人也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这就成为户部尚书了吗?他也没干啥呀,不过是顺着刘挽做成的事情提个建议而已,也是为了缓和刚刚压抑的气氛。怎么突然就定下他为户部尚书?这可是只居于三省的宰相之下的官位。 天下砸下来这么一大块馅饼,砸得他晕头转向。 “还不快谢过陛下?”刘挽不管满屋子的人心中有多少的诧异的。反正朝廷早已经放了话绝对不养闲人,如果之前朝廷放出去的话没有一个人愿意当回事,现在就该用最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吧。 官员提拔,满堂之内都是为了功名利益而追逐的人,她就不信了,他们还能不为所动。 “臣谢陛下。”傻乎乎的人终于反应过来了,连忙谢过刘彻。 “你既然有方向,务必把事情办好。户部诸事朕交到你的手里,不要忘记在你之上,你真正要听令的人是谁。事情办不好,朕能给你的权也能随时收回。”刘彻必须得提醒在他面前的所有人,作为皇帝的刘彻有办法对付在场的所有人,他们要是一直算计刘彻,让刘彻和大汉的利益不断受损,刘彻随时都能收回他给到他们的一切。不信邪的大可一试。 刘挽低头一笑,很是以为亲爹果然不愧是后世都肯定的聪明皇帝,怎么挑起下头的人争,如何让他们意识到,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大汉皇帝不好忽悠,想要混好该怎么做,瞧,他不就顺势的竖好了标杆吗? 此时的众人既在心里想要成为另一个幸运儿,但思及自己将要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又都觉得无法承受,犹豫不决,终是做不下决定。 刘挽于此时又问:“那工部呢?” 不料刘彻听到这句话反问:“谁最擅长工部类的事宜,你不清楚?” 诸子百家都在刘挽的手里发光发热,为世人所推崇,那样一批人里哪一个更适合成为大汉的工部尚书,刘挽需要问别人。 “孩儿再有数,朝臣任用,皆由父皇所定,儿不敢僭越。”僭越二字一出,多少人望向刘挽的眼神都变得更加不一样了。 刘挽和刘彻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父女二人合作双赢,无数的人想挑拨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可惜都无果。 这样的情况下,刘彻显露出对让刘挽成为尚书令的迟疑,立刻引得无数人想要借此机会扩大刘彻对刘挽的疑心。 然而让他们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们努力的向刘彻举荐刘挽成为尚书令,最后却成了堵住他们嘴,让他们无法再抗议刘彻定下刘挽一介女流成为大汉朝七相之一的最大理由。 以至于观刘挽一身朝服站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他们是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偏又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天知道他们心里有多难受。 如果说接受刘挽成为宰相之一,观刘挽上朝让他们是不想忍受也得忍受的事。刘彻一直让他们讨论各省各部的人选,他们一直都在讨论,一直都在争,无非是都看中这些位子,都舍不得让出去,不争怎么可能落到他们的手里? 结果争来争去争得让别人占尽便宜,也是让他们一个个都要疯了! 然而没有办法,见刘挽和刘彻一配合,两人都不喜欢被人忽悠,也不乐意被人拖。瞧刘挽第一天上朝,六部的人选这就定了两个了。第三个也将要定下。 “说来听听。”刘彻闻言心情那叫一个好,他就喜欢刘挽事事将他放在前头,以他为尊的态度。着实叫刘彻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刘挽作一揖道:“李玄。” 这个名字一出来,刘彻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回想此人,刘挽道:“出自公输家。这些年能够联合各家,极有能力。当然,并非动手的能力,而是调动统筹的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