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46节  (第3/3页)
    什么徐征明午夜梦回,即使身在他乡,也为故乡的竹林和那碗黄凉粉而辗转反侧、落下眼泪。    记者努力挖掘这个感人肺腑故事后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什么都没有遗漏。还提到了当年给包鸿志看相的那个师傅,看得也太准了。    说包鸿志胆子大。包鸿志还真的胆子大,一个胆敢犯下十来起案子的人,胆子能不大?这都要大破天了!    说包鸿志有牢狱之灾,包鸿志不信邪,结果还真有牢狱之灾。    大家一时之间都心生好奇,这看相的师傅是哪个道观的呀?给咱也瞅瞅呗。    为了满足民众的好奇心,让民众不被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所哄骗,官方的纪录片正在抓紧时间出炉,已经募集了演员,只等着两个月后登上电视台。    哦,电视台要拍摄的纪录片,很多依据还要从警方这里来,他要写的结案报告依然至关重要。    小张拿手拍着太阳穴,一脸痛苦面具。    见他实在苦恼,郑哥走了过来:“你别写那些神异的内容,我们人民警察威武正义,神鬼不侵,一切事实依据最终都要落足于科学。”    如果郑哥不是他的上级,小张都要生气了,哥有本事你来写。    郑哥过来,当然不是为了光说一些提醒。    他动作自然地从隔壁办公室抽了一张红色塑料板凳,一屁股坐下,帮小张想这结案报告怎么写。    “我认为不是开天眼,这白骨寻踪看似巧合,实际上是运气,我们当时运气好。”    “运气?”小张声音拔高八度,只花三四个小时就挖出了卢女士的尸骨,这还能用运气解释?    后续的十具骸骨,专案组成员可是挖了快一整个月啊!    “你别那么大声,当然是运气了。”郑哥深呼一口气,手拿起塞了俩枸杞的保温杯抿了一口,目光灼灼:“那是包鸿志三人的第一起案子,他们难免存在经验不足、埋尸匆忙的错误,所以把卢女士埋得近了一些、土坑浅了一些。后续十多起案子,包鸿志三人越来越熟练,自然往大山深处里埋尸,越来越远离人群。”    还能这么解释?    小张神情怔忡,仔细一听,似乎还真有几分道理?    卢女士案是第一起,包鸿志三人确实经验不足,一开始对卢女士拳脚相加时,甚至没想过要草菅人命。后来动了刀子,包鸿志交代,自己是意识到熟人作案落不了好,折回家里拿了菜刀。因为没经验,一连七刀,才保证受害人失去呼吸。    后来新挖出来的尸骨,平均只有两三刀。    显然在这过程中,凶手的经验在逐步升级。    包鸿志明白了应该节省力气,明白了该从什么角度落刀才能致命,无师自通了一些技巧,所以根据后续尸骨,警方回顾去看第一起案子,会发现卢女士的案子确实暴露了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下手不成熟,埋尸自然也不成熟。    面对一个不成熟的三人团伙,那群网友们和徐征明花了三四个小时就能挖出尸骨,确实也不奇怪,单纯的运气好。    小张明白该怎么写了,他提笔唰唰唰把这部分圆上了:凶手第一次犯案经验不足,尸骨埋藏较浅,挖掘暴露较为容易。    “那数字二和数字八呢,这个又是怎么一回事?”小张好奇地询问前辈,脸上露出了洗耳恭听状。    郑哥胸有成竹,又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这是行业黑话,如果那个treasure事先有了解过我们本地的一些黑话,猜到并不难。更何况,那个聪明的小伙子特别会分析推理,他应当一开始就猜到了包鸿志的动机。世人普遍的动机无非爱恨情仇、报复和金钱,包鸿志与卢女士无仇无怨、也无情感纠葛,自然只剩下了金钱利益。”    “杀掉卢女士是为了灭口,那徐征明没死,两个孩子没事说明什么?——说明三名恶徒一开始的动机就是孩子。两个小受害者在他们眼里等于钱。”    “结合数字二,不难猜出,指的是现场两个孩子。至于数字八,既然动机是钱,数字八就随之而来了。在九十年代,八百不可能太少了,八万又夸张了,自然只剩下八千!”    也是因为数字二和数字八,在云省小城把徐父徐母两位老人震了个神魂出窍,他们以为警方知道了一切。    听完这一连串的分析,小张眼睛瞪大,脖子后仰,整个人肃然起敬,为那个叫treasure网友的聪明才智,也为郑哥的经验丰富,姜不愧是老的辣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