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第2/2页)
话都不听竟然就直接开战,实在是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周王出离愤怒,给昭幽两国都写了公开的国书,斥责他们出战的不正义性,命令他们速速收兵,不要一错再错,否则的话,就是德行不正,会遭天谴的! ——他也只能进行这样不痛不痒的诅咒。 毕竟周国现在的确拿不出军队,除了搬不走的天子九鼎,就只能在信义上进行一下谴责了。 其间,他最是信重的策士柳庐几番向他献策,让他作壁上观就可以了。 然而,周王已经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柳庐的花言巧语是把他的脑子都给绕晕了,他干脆撇开了其他种种,只问柳庐:“所以,你是要本王坐以待毙吗?” 柳庐冷汗如下雨:“臣没有这样的意思,臣……臣……” 周王:“本王觉得你偏向庆国。” 周王一气之下,直接把柳庐给斩了,之后为了面子,推说柳庐是庆国的间谍,他并非滥杀无辜。 庆王听说此事,甚是痛惜,这个好不容易安插在周王身边的探子还是被拔出了。这种鬼蜮伎俩,平时可以左右周王,但到了存亡之际,周王的耳根子却是没有那么软了。 周王的两份国书送出去以后,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回应。 庆太子哈哈大笑,对他进行了一番嘲笑,并不把他当成一回事,更别提回国书了。 而澹台莲州则恭敬地回了一封国书,他的文辞恭敬,阐述了自己出兵的缘由,是为了收服故土,虽然有一定的争议性,却并非不义之战,而且他们全程遵守了战争约定,优待战俘,不滥杀无辜,不烧杀劫掠,等等等等。最后还跟周天子打了个比方,将昭幽比成两户人家,昭国在弱小的时候被人抢走了东西,现在他把东西抢回来,也没多拿,这是讨回公道呀!任谁能说不是呢? 庆太子听说以后,又是对澹台莲州的软弱愚蠢嘲笑一番。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周王这个二百五,在收了昭太子的国书之后被吹捧得忘乎所以,竟然又写了一封国书,说让他认可不是不行。 他可以作为周天子,再给予澹台莲州一份出师之名,让他协助幽军,去驱逐幽国境内的庆军,不然就不承认昭国收复旧城的行为。而且,等成功以后,昭军必须退回去。那他可以承认昭国拿回去的土地就算是分给昭国了,不然他就不承认。 新上任的幽王立即写国书表示支持周天子! 第121章 很快,澹台莲州收到了周天子的国书。 在他与几位将军看来,他们一致认定庆国无法拿下幽国王都。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再往下,两方士气此消彼长,幽军未必不能取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