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2/2页)
以发家。所以他欠我家一份知遇之恩。”武惠妃轻描淡写道。    “我原本打算用他来推李琩上位,如今看来是用不到了,便也留给你吧。”    武惠妃又告诫李长安:“高力士如今是陛下之臣而非武家之臣,若真有大事,他的话也不管用,所以这个人情该用在什么地方,要你自己去斟酌。”    说到底,高力士能影响李隆基的决断,却无法改变李隆基的决断。这份人情就可大可小了。    说着话,武惠妃又开始咳嗽起来,李长安想上前扶住她,武惠妃却只是自己用双手撑在梳妆台面上,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大笑出声。    回想着今日之事,尤其是那个被掀翻的棋盘和那落了一地的棋子,武惠妃就高兴的想要高歌,她眼中满是快意。    李隆基,我就要死了,可我给你留下了一个大麻烦……我要在九泉之下等着看,看她长大,看她掀你的棋盘,抢你的江山!    第27章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武惠妃去世,谥号贞顺皇后。    武惠妃死的那天下着雪,北风冰冷,嚎啕着,冰冷的雪花打在武惠妃的棺材上。    寿王李琩和咸宜公主哭得很凄惨,就连高高在上的帝王都掉了眼泪。    寿安公主也哭了。    武惠妃在死前的几日,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其中就包括她求李隆基先给李长安确定了封号和公主封户。    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李长安的封号还是寿安公主,和史书上李虫娘的封号一样。    武惠妃冰冷的尸身躺在棺材中,她穿着皇后的丧服,看上去端庄无比。    生前武惠妃苦苦追求了一辈子、求而不得的皇后之位,李隆基终于在她死后给了她。    李长安觉得武惠妃不会高兴。    她不会想要“贞顺”这样的谥号的。    在李隆基眼中,武惠妃乖巧听话,察觉到他的暗示之后,立刻乖乖替他顶了罪。    殊不知武惠妃谋逆的“证据”就站在他的面前。    武惠妃的谋逆像种下一颗种子,她无声无息的埋下了这颗种子,这颗种子要在几十年后才会破土而出。    李隆基轻视她,终究会有一日为他的轻视而付出代价。    其实“贞顺”这个谥号也挺好的,李长安手中攥着武惠妃留给她的印玺。    这个印玺,武则天握过,武惠妃握过,如今又到了她的手中。    等二十年后,她会告诉大唐的太上皇陛下,她还有一位老师,谥号是“贞顺皇后”。只是不知道等到那个时候李隆基还会不会认为武惠妃性格乖巧听话了。    开元二十六年二月,葬贞顺皇后于敬陵。    武惠妃离开了人间,可她的野心,并没有跟随她的躯体一同进入地下。    而是变成了一簇小火苗,在没人注意到的地方慢慢的长大。    这点火苗,终会成长到可以燎原的一日。    武惠妃下葬以后,李长安就自请出家为道为武惠妃祈福。    李隆基自然同意了,出于人死后他才觉得愧疚的心态,李隆基甚至还又大肆称赞了一番李长安的孝顺,赐给她一大堆赏赐,还专门在长安西郊给李长安建造了一座寿安观,就在玉真观不远处。    对此李长安表示她就是这么一个“孝顺”的乖孩子。    现在才哪到哪,以后她孝顺父皇的日子还长着呢。    不过也有好消息,曹野那姬给李长安寄了信,她已经回到曹国了,回到了自己的家族。    连同信一起过来的,还有一匹半大的马驹,毛发柔顺,骨架粗壮,虽还未长成,却已经能看出日后成年时的风采来了。    这是李长安的外祖父外祖母送她的礼物。    带着马一同前来的是两个胡女,有一身好功夫。    先前李长安曾向曹野那姬提过要学剑法。    李唐公主会武功的并不少,开国的平阳昭公主以女子之身带兵打下了小半个大唐,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安乐公主也是“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延秀在内宅与士兵格战良久后双双被斩”,可以说是公主武德十分充沛了。    只是还没等到李长安长到能学武的年纪,曹野那姬就离开了长安城。    曹野那姬在信中写这两个胡女虽不善剑法,但一手弯刀使得出神入化,让李长安先学着弯刀,等一段时间她一定会给李长安找个擅长剑法的好老师。    李长安总觉得曹野那姬对她心存愧疚,仿佛她要天上的星星曹野那姬也会给她摘下来一样。    李长安给曹野那姬回了信,这才将两个胡女带回自己的道观。    说是道观,实则和她的寿安公主府差不多大,只是相比较起自带仆从的公主府,道观要清净上许多罢了。    只是李长安平日也不住在她自己的道观中,而是同玉真公主住在一起。    “姑母。”李长安蹦蹦跳跳走入玉真观。    玉真公主面前站着一个十五六岁大小的少年,见到李长安进来,此人也颇感好奇的看向李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