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20节  (第1/2页)
    “哪里人士?”    “山东。”    山东大汉啊。    皇帝指了指阿拉古,“打的赢么?”    “他太胖,摔跤不一定赢,但是战场上,可杀之。”    这句话很好懂。    “取兵器来!现在这场比武,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这是许冠第一次见到皇帝。关于这位皇帝,他私下里听到的夸奖有,批评也有,但不论说他好,还是说他坏,从来也没有哪一个人敢有哪一句话小瞧了他。    现在看来,光是这份气势,再添上皇帝的威严,已然令人满身压力。    ……    长枪和大刀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所有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其实宫中比武是很多年没有出现过的场景,皇帝忽然摆出这部戏,还不知传到外庭,又会有多少言官聒噪。    而朱厚照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是把武这个字从汉人的血液里再抽取出来。    大明总归是要灭亡的。不管他这个皇帝是千古一帝,还是万古一帝。    如果要他学前宋后清那种压制尚武精神、禁锢思想进步的方式来维持统治……怕是他自己都要起兵造反。    皇帝看演武,这个事情自然是会有其影响。    许冠身高腿长,一柄长枪在他手里使得是气势如龙,而且他力气不弱,阿拉古的大弯刀和他几番碰撞,他也不觉得手臂发麻。    长枪使得熟了以后变化极多,或挑或刺,几个回合下来,阿拉古连连后退,匆忙躲闪。    再看许冠,背身持枪,竖直站立,好不威风!    “陛下,许冠必定赢了。”杨尚义是行家里手,看得更加明白。    果然,再次交手,阿拉古只有举刀防守。一杆长枪从天而落,这势大力沉的一劈也打得他牙龈紧咬,而且人胖,连续高耗能动作之后不禁气喘连连。    这时他叽里咕噜的又说了句什么。翻译小卒讲:“他在问,许将军叫什么名字。”    皇帝和杨尚义都露出笑容。    “吾乃许冠!取你项上人头之人!”    却不想这阿拉古扔了大刀,说:“不打了,我打不过你。”    听了小卒翻译,许冠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可以吗?    朱厚照尽了兴,便挥挥手,“没那么多人想死。既然愿意这样活着,就让他活着吧。京师西南角还缺几个搬砖之人呢。”    许冠收拢长枪,“是!”    “你过来。”    一听这话,众人都知道许冠的好运来了。    这大汉四肢发达,脑袋倒也不笨,到了皇帝面前老老实实的双膝跪地。    “守文,这次朕要夺你所爱了。”    杨尚义躬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没有臣的所爱,许冠也是陛下的臣子。”    “许冠,你战场杀敌,英勇无双。此次,也替朕守住了大明的脸面。朕早就说过,朝廷爱才。你,读过兵书么?”    “回陛下,只听祖父讲过三国演义……”    也算是启蒙了。    “那去军学院里读几本兵书吧。虽然也有那不看兵书也能领兵的天才,但大部分人还是要靠后天努力。许冠,军学院是要考的,这一节朕给你免了。且你有特别的功劳,等你出来的时候,朕还有安排。”    “陛下!”许冠大手一合,“小人识不得几个字,空有一把子蛮力。要说打仗,是会那么一点儿,但将军是没想过当,只是冲杀敌人绝不会退缩。陛下这样的恩裳,给了小人实在浪费。因而小人想,若是可以,小人想将此恩,赠送给小人一位好友。”    “放肆!”刘瑾怒目圆睁,心想这些粗鄙之人确实是不懂的规矩,“御赐之恩,岂容你随意赠与?且军学院乃朝廷重地,进哪些人,陛下能定,你也能定?!”    许冠头皮一麻,他倒没想过这事儿不允许,还觉得反正皇帝高兴,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应当不会出事。    “小人嘴笨,说错了话,请皇上责罚!”    “你想将其送给谁?”朱厚照只平淡问道。    “是一个娃儿,名叫韩十二郎。”    “他是你至亲?”    “不是,是战场上捡来的。他有一个义父,名为喻自在,在千牛堡一战中战至力竭,最后与一名鞑靼士兵同归于尽了。”    朱厚照有些叹息。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没有边患、没有鞑靼,他也不想打仗。    “……陛下,喻自在,出自军学院。”    “那就,你们两个都去军学院吧。许冠,你一定要认得字,朕不要你写得上诗词,但要读得懂文章。不要觉得大刀比毛笔锋利。真正的强大,一定不是只有长枪大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护短    许冠从皇宫里出来去找韩十二郎的时候,溜达了一圈却是两个人影儿都没见着。打听了好几个人才知道这小子去了正阳门看热闹。    十二郎穿着淡棕色的粗布衣裳,也垫着脚想要往里边儿挤。    这里有很多拖家带口的人,要说也都是苦命人,但不管是小孩儿还是大人,真的从登记人那边领到了报名成功的证明还是很开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