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85节  (第2/3页)
    李玄霸离开时,傅弈双手握着李玄霸的手老泪纵横:“殿下果然是今世第一大儒!圣学的未来,就在殿下身上!殿下一定是开宗立派之人!”    李玄霸被傅弈夸得头皮发麻。    他宁愿面对被他的乐子破防要抡起长剑与他同归于尽的友人,也不想面对把他夸得天花乱坠的含泪老人。    李玄霸觉得不舒坦,就要让别人不舒坦。    他将一切定好后,才写信给二哥和父亲。    台子我已经搭建好了,二哥你就看我和父亲上台表演吧!    李渊和李世民面面相觑。    这一刻,虽然表面上还和睦,但实际上裂痕已经比黄河宽的天家父子之间,难得出现一切还未发生前的温和气氛。    “大德……大雄他平时都这么擅作主张?!”    “阿玄就是这样,他就是这样!”    “你怎么能如此纵容他?!”    “我已经尽全力在他使坏的时候揍他了!我从小把他揍到大也没能让他改好!”    “啊?你弟弟身体那么弱,你居然还揍他?!说说就行了,你怎么能动手?!”    “我有注意动手的力度……”    “怪不得大德如此任性妄为,都是你惯的。”    “哈?!”    李渊长吁短叹,然后大腿一拍:“还辩论什么!寺庙占据良田却不交税,僧人背弃父母还不服役!就该把寺庙全拆了!”    李世民一愣,赶紧劝道:“父亲,这太极端了。佛道都有存在的意义。”    李渊不听李世民说话,已经垂垂老矣走路都打颤的身体突然矫健,甩着袖子虎虎生威去书房翻阅已经很久没看过的典籍。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长叹一口气。    长孙康宁轻轻拍了拍李世民的手臂:“郎君,三郎真孝顺。”    李世民“嗯”了一声,瓮声瓮气道:“我早就说了,他是对家人最心软的人,他自己永远不承认。”    长孙康宁道:“有郎君护着三郎,三郎定不会被欺负。”    李世民点头。    然后他再次扶额长吁短叹:“观音婢,你所料无错,阿玄真的把惊喜变成了惊吓。”    长孙康宁笑出了一串幸灾乐祸的银铃声。    第224章 凑一对昏君奸佞    朝廷要搞儒佛道大辩论, 朝堂诸公得知此事时,民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别说跟着李世民去避暑行宫干活的大臣,就是留守长安的大臣也满头雾水。    什么儒佛道大辩论?这么大的事, 我们怎么没有听到风声?    于是长安这边以为是皇帝在避暑行宫做出的决定, 避暑行宫那边以为是皇帝在长安留下的后手。    长安留守的诸公:“陛下就是担心我等反对, 才到避暑行宫才颁发诏令。坏了,让他得逞了!”    避暑行宫的诸公:“陛下把我等带离长安,就是想打我等一个措手不及。坏了, 让他得逞了!”    只有少数了解李世民和李玄霸的人窃窃私语。    “李三那厮干的吧?”    “除了李三郎,谁胆子这么大?”    “太上皇给晋王取的字真不错,缺什么补什么。”    众人看向急匆匆来避暑行宫亲自送信的魏徵, 难得对魏徵尖酸刻薄的话赞同地点头。    薛收苦笑:“外界都传闻这是陛下的后手,估计是陛下自己传出的消息。你们不要说漏嘴了, 此等大事晋王擅自做主, 若传出去恐怕晋王就要遭遇弹劾了。”    杜如晦半开玩笑道:“他估计就是想被弹劾,这样就不用做官了。”    房乔倒是神情很是轻松:“大德一向为了天下敢冒大不韪。若他不出手,我也会上奏陛下抑制佛道。重定儒学纲常,本就是现在急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