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节  (第1/2页)
    曾经的西南十二国,现在已经成为兰泽郡的一部分。    应长川来这里后,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了解此地军务。    江玉珣则带着庄有梨等人,忙着量天楼附近的事。    “……对了阿珣,你之前好像说过,这些精耕之法都是从兰泽郡民间学来的。但是到了这里之后,我却见当地百姓对此也不了解啊。”    说着,那名郎官不由转身无比疑惑地向江玉珣看去。    其余人也把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    万幸应长川不在这里,可以说谎的江玉珣立刻笑了一下,镇定自若地瞎编道:“此事自然只有部分百姓懂。”    “懂得细耕方法,且掌握农具的百姓手中钱财相对更多,”江玉珣一边走一边说,“前些年西南战乱不歇,他们早就逃离了这里。”    从兰泽郡那些无人耕种的土地便能看出,此地百姓外逃现象的确很严重。    “怪不得……”提问的人不由感慨道,“还好江大人观察仔细,不然此事定会给我大周带来极大损失。”    另有一人则反思起自己:“是啊,多亏了江大人一直在意农家之事。哎……若是我的话,直接把它们摆在田里,我也不会多看一眼。”    “江大人记性真好——”    见状,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转移话题道:“走吧,该回太守府了。一会还要送人去海沣国呢。”    “是,江大人!”    -    海沣国位于大周以南的半岛之上,境内多山地,且烟瘴丛生。    从兰泽郡出发,陆路坎坷难行,反倒是走水路非常方便。    从前逃难的百姓也多是坐船去的。    大周此次的最为重要目的是寻找谷种。    但是除此之外,随行的朝廷官员也将与海沣国国君会面,商议边关互市一事。    以及探查海沣国附近还有没有其他特产之物。    此刻,兰泽郡太守府外的空地上停着十几辆马车。    其中一半坐着人,一半则堆满了大周名产。    马车碾过长街向官道而去,再行一日众人便会自大周最南端的海港出海,一路朝南方而去直至海沣国国都。    官府要去海沣国寻找稻种的事已传了出去。    此刻,小半座城的人都走出了家门。    兰泽郡本地人虽用不到这种稻谷。    然而身为农人,他们却了解其意义所在。    正午,郡内众人无比激动地朝着马车上欢呼,而随官府人员一道南下的百姓,也通红着双颊朝长街看去。    此行官府自然给了不少的赏钱,甚至将他们封为农官。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心中的喜悦更来自对未来的期待与满足。    江玉珣和其他年轻郎官一道,在太守府的高楼上向下望去。    并目送那一行人越走越远,逐渐化作几颗小点。    刹那间,海风似乎已从港口吹来,一路吹到了兰泽。    吹得稻谷沙沙、米香四溢。    -    那日回房以后,江玉珣立刻把丝帕洗了个干干净净,并小心晾晒平整。    应长川并没有说要把它赐给自己。    在这个时代,天子的随身之物,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不经允许就将其占为己有,往大了说可是要获罪的。    晾干后江玉珣便决定将它还给应长川。    ——哪怕天子当场丢掉,身为臣子自己的礼数也得做到位。    然而天公不作美,应长川这几日格外忙碌,办公的书房里从没断过人。    江玉珣等了许久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兰泽郡太守乔育达汇报完政事后从屋内退了出来。    见状,在屋外等了半天的江玉珣立刻上前,同时麻烦太监进去通报。    片刻过后,桑公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