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配她一心礼佛 第4节  (第1/2页)
    此后竟病症全消,身子恢复了康健。    这事太过神奇,令得朝野上下惊愕不已。    后宫宫宴上,皇帝特地传唤了晏陵,亲自过问此事。    晏陵着一身绯色官袍,穿着与寻常官员一般无二,然那面容实在过分倾绝,又加气质绝尘,乍一出现,令得辉煌磅礴的宫殿,都为之失了颜色。    立下这等大功,晏陵面色却格外平淡。    只他生得好颜色,举手投足间,满是风雅与矜贵,便是气质漠然,也叫人眼底生辉。    座上的皇帝轻笑道:“太后转安,晏卿功不可没,你立下这等大功,朕当如何赏你才是?”    晏陵神色淡淡,拱手道:“臣不敢居功。”    这殿内早在他进来后,就变得格外热闹了。    晏陵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姑母是宠冠后宫的晏贵妃,虽说晏家在晏陵父亲去世后,稍没落了些,可晏陵本人实在称得上惊才绝艳四字。    莫说放眼整个京城,便是在整个大徽朝,都是独一份。    何况他如今还是天子近臣,手握实权。    这么一块香饽饽,至今未曾定亲,让家中有适龄女子的后妃,皆是蠢蠢欲动。    “不错,太后病愈,皆是高僧佛经的功劳。”上首的晏贵妃身着一身明艳衣裙,她生得极美,哪怕如今上了点年纪,依旧风姿出彩。    晏贵妃坐在皇帝身侧,娇笑道:“他不过费了些跑腿的功夫,哪能得皇上如此称赞。”    旁边的人听了她这一番明为谦虚,实则夸赞的话,也无法反驳。    晏陵年纪轻轻,却已坐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假以时日,只怕前途更加不可限量。    皇帝左侧的皇后却道:“说来,太后病愈后,已有数人拐着弯来本宫面前,所为的,便是这高僧佛经一事。”    “晏陵,你如今身在此处,不妨直接说说,让太后转危为安的佛经,究竟是出自哪位高僧之手?”    这话一出,殿内安静不少。    许多后妃甚至正襟危坐,等着晏陵的回答。    这在场之人,虽不是人人都信佛,但只要活在世上,便一定有所求。    若真有如此了得的高僧,谁会不想交个佛缘?    晏陵神色寻常:“回皇后娘娘,令太后转安的佛经,并非出自高僧之手。”    此言一出,满殿内瞬间热闹了起来。    “竟不是高僧所写?”    “那是出自何方高人之手?”    “难不成是个道士?”    “噗,李婕妤就算不信佛,却也不能胡说八道,这佛道本是两家,你却要让道士去抄写佛经,传出去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殿内暗流涌动。    座上之人各怀心思。    今日萧缙也在,他亦是抬眸看向晏陵。    却见晏陵面无表情地道:“佛经出自思宁郡主之手。”    满座皆惊。    “你说谁?”就连皇帝都怔愣了片刻。    思宁,温月声?    有段时间没听到过这个名字,皇帝当下还未反应过来。    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晏大人所言当真?思宁郡主……据我所知,她连诗书笔墨都不通,这佛经?”    思宁不得宠,在宫中是共识,后妃对她自然也不会有多恭敬。    到底还是因为这件事过于荒谬,甚至还要超过太后因佛经病愈之事。    可说这个话的是晏陵。    不说他的身份,就说他与温月声并不熟识,怎么也不该为对方编出这样的瞎话来才是。    上首的皇后轻皱眉,扫向了萧缙。    却见萧缙也是神色复杂。    他的未婚妻何时有这等能耐,他竟是全然不知。    宫宴散后,温月声手抄佛经令太后病愈的事,犹如长了脚一般,传遍了整个京城。    出自晏陵之口,无人胆敢质疑。    细想之下,只能归结于温月声运气太好。    而外边的人如何想不重要。    温家势必得要做出反应,无他……温月声自那日离府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