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237节  (第1/1页)
    足足在这个阶段听了一年多,直到新政策国有企业公转私的消息放出来,宋满冬当即决定承包下县城的食品厂,更名鲜味食品厂,将原工厂的工人迁了过来。    这是同陈家明一起定下的名字,既指海鲜,又表新鲜。    新鲜的食材捞上来,到入厂加工,不过两个小时。    鲜味食品厂稳定之后,陈家明本能清闲下来,但他却是闲不住的人,到处乱逛还想寻点儿事做,无奈附近正崛起的东西都不是他擅长的领域,只好作罢。    过了冬,宋满冬才问起他,要不要卖火腿肠?    “这还用问?”陈家明恨不得立马动起来。    宋满冬站起来,“先去把机器拿下吧。”    火腿肠从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据陈家明的调研,在大城市里颇受欢迎,供不应求,而大队上的人虽买不起,但尝过的都十分喜欢。    但他们一直没碰过。    盖因猪肉实施严格的调控分配,他们自己买回来一些弄了吃没问题,但买不到能做成火腿后售卖的量。    这次既然要做,就奔着大的来。    宋满冬先同到陈家明广州订了机器,又买了回怀安县的车票。    有鲜味食品厂的例子在前,宋满冬知道他们工厂一旦运转,扩张起来有多快,所以这次的准备也格外用心。    可量这么大的生猪,宋满冬不放心从别处采买,想来想去,还是得回去请一个人。    说服张兴旺做养猪场后,宋满冬便同陈家明到县里办手续。    工厂定址怀安县,主要还是为了运输方便。    要做这事,就少不得拜访政府的人。    如今办厂倒是不必同政府合作,但他们从政府过了明路,还能顺便为工厂谋些便利。    陈家明正同张兴旺打听县里情况时,张兴旺面上闪过古怪,只道,“县长人挺好的。”    “你们见了就知道了。”    宋满冬生了好奇之心,不过还是照旧准备了礼物,是他们从南方带回来的茶叶。    不论这位县长的年纪、性别如何,送茶叶都是不会出大错的。    他们带着规划书,在秘书的带领下,上楼走进县长办公室。    瞧见坐在办公桌后的人,宋满冬愣过便笑起来,“张兴旺没说错,县长确实是位好人。”    这位新县长姓赵,正是故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