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58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5章 (第1/2页)

    相传,阿普萨拉斯经常会出现在苦行者面前,以妖娆的姿态考验干部。

    这部作品,起码在这些细节上,设计的非常有心,巧妙。

    经得起反复的推敲!

    一舞完毕。

    音乐落下。

    故事也继续的诉说。

    这是国王的女儿妙善的故事,是观世音菩萨在证道前的故事。

    当看到需要救助的人,妙善坚定的贡献出自己的双手与双眼。

    即使国王老父亲如此不舍,妙善也依然说道。

    “即使失去手与眼,我还有一颗菩萨心。”

    “我想要把我心里和命里的,都奉献给那些需要的人。”

    于是,失去了双手双眼,却感动了天地的妙善。

    长出了千手千眼,证得菩萨果位。

    主题也呼之欲出。

    那是基于对世界慈悲之心下的……

    【奉献】!!

    与平日中,大家所言的“圣母”“女菩萨”不同。

    怜悯之心该有,慈悲之心该有。

    无论世界如何的现实,这些人性的光芒也该有。

    但首先,真正的菩萨,不会强求他人,指责他人。

    这些先行的导师,觉悟者们。

    是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奉献。

    什么都不求,但求实践自身的慈悲之心。

    是的。

    李少杰所讲的奉献,不是道德绑架。

    而是遵从于内心的善,然后付诸于自身赤诚的实践。

    去做,而不是说,更不是去指责他人。

    妙善的伟大,不在于她的伟大。

    而是在于她一开始基于自我善心的奉献。

    失去了双手双眼,才获得了千手千眼。

    正如故事结尾,扮成了百姓们的合唱团所唱。

    “您的千手抚摸着众生的创伤。”

    “您的千眼观望着众生的痛亡。”

    在李少杰的表达中,佛教仿佛开始回归了它本来的目的与样子。

    劝人向善。

    劝人主动行善,帮助他人。

    接受帮助的人,拿起接力棒,将行善传播开来。

    是很乌托邦,是很理想主义。

    但若是连向善的理想都没有,人性的光芒中只会布满灰尘。

    当故事讲完后,每一个人的心中,那“观世音菩萨”的形象都完全不同。

    李少杰……是在借助宗教故事,去歌颂每一位付出者,每一位先导者。

    在中场短暂的间隔中,不少人微微的失神了一下。

    此时,很多音乐家的内心,已然对李少杰的作品,下了一个同样的评价。

    【这是在用音乐来表达思想,这是在用思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