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黄雀在后(上)  (第3/3页)
 时间非常紧急,但相关的程序不能出错。    苏河签署这些军令,王世元急匆匆的走出去。    苏河签完军令,也走出营帐,看着已经结冰的黄河。    这几年,天气变化无常,北方地区一年比一年冷,小冰河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    河南春秋季节发生严重干旱,除了黄河干流,其他河流只剩下浅浅的一层水。    勉强能提供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都不足。    本来能行船的河流,现在没办法行船,后勤都要通过陆路运输。    苏河拿出自己的钢制水壶,他发现水壶里的水也已经结冰。    河南这个不算太北方的地区,都已经这么冷。    苏河接到情报,河套地区已经冷的能洒水成冰。    苏河知道未来几十年,全世界都将会受到小冰河长时间影响。    现在黄河封冻,对后勤运输也不全是坏处。    后勤人员可以直接在冰上行走,通过黄河把物资运到各处。    ………………………………    吴杰正沿着黄河行军,他接到后方传来的军令。    “拿下洛阳,从东面堵住孟津县城,这个任务还比较有挑战性。”    参谋长傅修诚问道:“这个任务派谁去,还需要攻下函谷新关。    这个关隘攻下难度不高,但也需要派一个攻坚能力强的人。”    吴杰思考片刻,提议道:“那就派于天佑,韩叔凉跑得太快,让于天佑的后军变成前军,立刻急行军拿下函谷新关。    派人通知韩叔凉,及时调整方向。”    第四军军部,一致同意了吴杰的意见,命令开始传递到各处。    韩叔凉正喜滋滋的领兵,向着孟津县方向快速行军。    他突然接到传令兵送达的命令。    不敢置信的说道:“作战计划怎么说改就改,我们再急行军十几天时间,就能赶到孟津县。    临时调整作战计划,就不怕跑掉的明军,引起孟津县明军的警觉。”    韩叔凉知道他只能埋怨几句。    更高层改变作战计划,肯定有更高一级的情报支撑。    他们眼看着到手的军功,说没就没了。    韩叔凉只能服从命令,让后队变前队,改变行军方向。    ………………………………    一支穿着黄衣服的秦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小跑着。    军靴踏在坚硬的土地上,不断响起啪啪的声音。    李大壮骑在战马上,跟着部队一起行动。    他突然间接到苏河的命令,让他们第七军接替第四军的任务。    李大壮只能采取急行军的方式,让部队尽快追上第四军。    还好前方的道路和关隘,已经被第四军打通。    他们第七军不需要占领城池和修路,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目标赶去。    李大壮看到已经小跑一个小时,士兵们体力还很充沛。    这得益于他们平时长时期训练的成果,更得益于秦军的伙食。    秦军每天吃三顿饭,每顿都有两菜一汤,不时还有肉菜吃。    秦军伙食免费,主粮不限量供应,能吃多少吃多少。    第七军的士兵,体力充沛之时,就小跑赶路。    等到士兵身体已经感到疲惫,他们就走路恢复体力。    第七军行军的速度极快,李大壮的战马已经跑不动。    第七军士兵,依然以极快的速度,顺着第四军打通的道路,快速赶路。    李大壮知道,他坐下的蒙古马,已经是马中耐力较好的品种。    但马的耐力,依然无法和人相比。    长时间急行军,人用两条腿走的距离,比马用四条腿长。    他可没有奢侈到,用双马行军,让马匹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韩叔凉跟在队伍最后方,转换方向准备离开。    他突然看到西方烟尘滚滚,一支军队小跑着来到这里。    “第七军来的这么快,他们真是拼命了。    这里交给的第七军,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快些赶路,跟上第四军军部,要不然连口汤都喝不上。”    李大壮遇到韩叔凉,他向韩叔凉了解前方明军的情况。    带领第七军,接替第四军的任务,继续向着孟津县发起进攻。    ------题外话------    感谢聆风吹雪、夫天鸿的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