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毛纺织  (第2/3页)
    他用力扯了扯,毛线很坚固,没有被扯断。    “你们做的很好,我要的就是这种毛线。    秦王府之后会给你们相应奖励。    甘青青,你也会因为这个功绩封爵。”    甘青青面露惊喜的神色,她没想到自己有机会封爵。    秦王府女性封爵非常少,只有寥寥数人,没想到她也能是其中的一个。    甘青青有些遗憾的说道:“秦王殿下,我研制出毛线。    但这种毛线完全没办法用在织布机上。    我对织布机进行多种改进,都不能适应毛线。    它实在是太粗了,怎么调整织布机,都织不出来好的毛布。    空隙太大,质量也非常差。”    苏河听到甘青青的话,他直接笑了起来。    毛线可不是用来织布,它是用来织毛衣。    甘青青线路思维定势,还没想到织毛衣这个办法。    苏河不懂得织毛衣,但他前世小时候,看到过母亲给他织毛衣。    这个印象极为深刻,照猫画虎,应该能引导女织工织出毛衣。    “明义,你去叫来一些优秀的女织工。    她们要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    苏河又对甘青青说道:“有没有之前积攒的毛线,把它们都拿出来。”    甘青青立刻点头说道:“秦王殿下,我们为了验证羊毛纺纱机的稳定。    生产了大量的毛线,直到羊毛纺纱机质量稳定,这才通知您到来。    我们仓库中,有大量的毛线,我这就派人去取。”    苏河看着钱明义找来的三十多名女织工。    苏河给她们手中,每个人都发放一团毛线。    他又让工匠,制作出比快子稍长一些的木针。    苏河一边演示他记忆中织毛衣的动作,一边对这些女织工说道:    “你们应该亲自动手,或是看到别人编织过草席藤筐。    现在我要求你们,利用手中的工具,把这一团团毛线,支撑衣服或围脖。    谁要是第一个完成,赏赐五百两银币。”    重赏之下必有勇妇,这些女织工眼睛都放光。    五百两银币,那是她们十年的薪水。    这些女织工立刻开始尝试,有苏河的演示,她们会少走一些弯路。    甘青青也拿起一团毛线,按照苏河的演示,开始织了起来。    她失败很多次后,突然想到一种绳结。    她可以通过打结的方式,让毛线一环扣一环连起来。    苏河看到这些女织工,开始尝试织毛衣。    他看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    尝试织毛衣,哪怕有他提供的方向,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摸索到正确的技法。    苏河准备离开,等到这些女织工探索到正确技法。    他在过来看第一件毛衣的诞生。    “秦王殿下,你看我这种织法对不对,它是不是秦王殿下想要的东西。”    苏河顺着声音望去,他看到甘青青手中已经出现一块毛线织成的圆盘。    她还不知道怎么控制毛线,让它织成想要的形状。    但甘青青的思路,明显是正确的思路。    苏河惊喜的说道:    “就是用这种方法,甘青青做得很对。    你们看一看甘青青的织法,她已经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你们学习她的技法,织出一件毛衣来。”    众多女织工找到正确的方向,她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每个人都交流着各自的经验,很快就织出来一个围脖。    ………………………………    苏河看到女织工织出来一个围脖,他就知道织毛衣这项技术的成功,已经不远了。    他让这些女织工,把这项技术教给更多的人。    同时更深入的研究织毛衣技术。    研究出独特的技术,可以注册专利,为她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他带着甘青青研制的羊毛纺纱机,来到机械厂。    让机械厂生产大量的手摇的羊毛纺纱机。    这也是无奈之举,毛纺织业完全退化成了手工业。    羊毛的产地在草原,在汉中设立毛线工厂。    运输成本将会超过羊毛的成本。    这样毛线的生产成本太高,不利于平民化。    只有百姓都买得起毛线,家家户户用毛线开始织衣服。    这样才能促进大量的毛线消费,让草原更加稳固。    黄河水流波动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