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处置俘虏  (第2/3页)
点一滴建设起来。    每支军队,都或多或少打上高级将领个人的烙印。    突然调换高级将领,这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不是发生特别恶劣的事件,苏河不准备这么做。    他采取的方法,是调动中低层军官。    一名高级将领想要培养他的心腹势力,肯定要有大量的中低层军官。    中低层军官调动较为频繁,也不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中低层军官,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只要能合格完成上面的计划,那就是一名合格的军官。    没了中低层军官的支持,高级将领想要达成什么目的,他们也有心无力。    苏河知道人心经不起考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连机会都不给。    这个方法,只是苏河的设想。    他通过调动王世元,借机验证这个方法,已经验证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调动中低层军官,不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王世元立下大功,现在已经不是第三军参谋长。    苏河提拔他为都督府参谋部副参谋长,从一品的军官。    专门负责中低层军官的调动工作。    每隔两三年或是每次因功晋升,中低层军官都会从一支军队调到另一只军队。    王世元拿着一摞资料,走了进来。    “秦王殿下,军政部通过的军官晋升人选。    我都帮他们,选好了调动的军队,请您批准。”    苏河翻看王世元安排的军官调动工作。    他认真的观看,发现王世元安排的很有水平。    安排的新军队,基本都能发挥这些军官长处的地方。    “这个名单安排的很好,就按照这种方式执行。”    王世元抱着名单离开凌云殿。    苏河又处理一些积压的文件。    当他看到苏熊的报告,他们已经着想苗寨土司。    “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力提上来之后,肯定会出现望风而降的情况。    苏熊处理的不错,底线不能被破坏。”    苏河亲自批准苏熊签订的条约,并批复了苏熊的报告。    处理完工作,苏河准备离开凌云殿。    他的一双儿女已经学会说话,逗逗小孩很快乐。    第二个妻子李慧欣也已经怀孕,这时候正好多陪陪她。    苏河刚走出凌云殿,就看到王仲策和吴栋林两人,向这里走了过来。    王仲策走到苏河身前,道:“秦王殿下,我们已经整理好陕西和云贵俘虏的资料。    其他俘虏都按照我们之前的规定进行处置。    但有一些特殊的情况,还需要秦王殿下提供准确的意见。”    苏河看到这种情形,他就知道今天别想要提前结束工作。    现在是造反大业最重要的时刻,苏河没有老朱那种事必躬亲的能力。    但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苏河自己拿主意。    他们走近凌云殿,坐在椅子上。    苏河让侍者给王仲策和吴栋林倒茶。    王仲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秦王殿下,我们按照区域解决。    陕北这个地区,最难处理的两个俘虏,就是孙承宗和洪承畴。    这两个人的情况我了解过,孙承宗骨头很硬,没有投降的打算。    洪承畴态度软化,但还在犹豫。    我估计再磨一磨他的性子,这个人就会投降。”    吴栋林在王仲策说完话之后,他把三法司共同审讯的资料,交给苏河。    苏河翻看三法司审讯的资料,这里大部分都是其他人的供词。    三法司已经把主要特点,全部都标记好。    苏河看完资料,他就有了决定。    “孙承宗只是大明的统帅,他不算犯人,各为其主没有错,这个人直接放了。    洪承畴坑杀数万百姓,哪怕他们参加起义军造反。    这种灭绝人性的大明官吏,绝不能放过他们,直接按照罪行处理。”    “秦王殿下,等一等。”王仲策阻止道,“孙承宗这样的人,咱们赦免他无罪。    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肯定会当场自杀。    洪承畴有投降的迹象。    他是大明三边总督,非常了解大明朝廷的官场。    我之前只是一个小官,不了解高级官场的情况。    我们秦王府大部分官员,都不了解大明官场。    即便有一些降官,他们也是了解地方上的官场,对大明朝廷缺乏了解。    洪承畴如果投降我们,就补上了这一个短板。    他还能当成千金买马骨的马骨,有利于我们之后招降其他明军统帅。”    苏河听到王仲策这么说,他也知道王仲策的选择,才是利益最大的选择。    洪承畴在历史上,已经证明他的能力,投降大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