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放榜 国子监  (第2/4页)
院到了。”    李生云哈哈一笑。    “我们快去贡院,第一时间了解是否中榜了。”    他们一行人下车,看到贡院这里已经有许多人。    不只是士子,陪同士子的家人更多。    消息灵通的士子,很早就在这里等着。    除了少数几个胸有成竹的人,大部分士子都面带焦急之手。    他们在这里聊着天,讨论着没有考中。    如果落榜,但副科上榜,准备回家备考,还是去就任。    王仲策穿着一身大红袍,在众多监考官的簇拥下,打开了贡院的大门。    两名配着步枪的巡捕,拿着黄布制成的榜单,走出了贡院。    一大队巡捕,从贡院走出来,把士子们隔开,维持贡院门前的秩序。    巡捕们看到贡院门前秩序稳定,他们把榜单贴在贡院的墙边,用他们洪亮的嗓音,念着中榜的人。    他们首先念,进士榜的人员。    “第二百名,四川蓉城人李生云。”    李生云听到他的名字,直接蹦了起来。    他大吼道:“大家都听到了吗?我中了,我高中了。    这几天我可是没有吹嘘,我真的高中了。”    张胜北看着这个兴奋的同乡。    他没有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但能考中成为进士,起点也比很多人要高。    除了榜单前三名,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第二百名和第四名,没有太大的差别。    众多士子看到李生云兴奋的样子。    他们非常羡慕,考中的如果是自己,那该多好啊。    莫雨庭和林文静一起,等待着榜单的信息。    这都念到第一百五十名,还没有他的名字。    莫雨庭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名列前茅。    在没有他的名字,那就是落榜了。    “第一百四十九名,四川建昌人,莫雨庭。”    莫雨庭站在队伍的后方,旁边有巡捕站岗,接力传递消息。    他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    “林兄,我上榜了,我真的中了。”    莫雨庭哈哈大笑起来,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开心。    他们家世代武人出身,到他这一代,总算有一些文采。    因为军户出身,考科举一直被歧视,根本考不中。    他爷爷投降了秦王,在家族的安排下,他才能来汉中参加科举。    因为是降将,爷爷把大部分钱财都分给昔日的部下,让他们回家安心养老。    家族正是钱财紧缺的时刻,还有人想让他继承爷爷的事业,继续当一名武人。    这次他能来汉中,也是很不容易。    考不中,他就只能接受家族安排的命运。    没想到运气大爆发,自己写的文章,符合考官的口味,直接考中了。    考中进士就能担任七品以上的官员。    七品那可是知县,做出成绩就能升到知府,甚至能一路升到巡抚。    “第一百四十五名,云南昆明人,周阳。”    “第一百是四十四名,贵州贵阳人,张元硕。”    ……    “第二十七名,河南开封人,马开恒。”    “王兄,不只是秦王府统治的地区,还有好多大明的读书人,也来参加秦王举办的科举。”    王林江丝毫不意外,笑着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占多数。    大部分人都本事平平,但这其中真有很多人才被埋没。    大明江南读书人水平是远超西南地区。    但云贵地区,三年只有一两个进士,肯定有很多人被埋没。    大明无法给予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些人看到秦王有做天下的机会,一定会来参加科举。”    王林江知道现在来的人还非常少,等到秦王苏河彻底稳定,大明都无可奈何之后。    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来到汉中参加科举。    张祐堂带着嫡子等待榜单的公布,他希望儿子能考中进士。    弟弟现在已经是教育部尚书。    张家这种家族,一向是哪支能力强,哪支就是家主。    自己儿子考不中进士,他们这支主脉,只能微笑着把家主拱手送人,变成支脉。    他们传承几百年的家族,评判主脉支脉,不是只看一代的强盛。    一般要看三代人,才能决定家主的归宿。    “第二十六名,汉中人张祈年。”    “爹,我高中了。    我中进士了,我真的考中了。”    张祈年这段时间压力极大,他们这一脉所有人,都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这么沉重的压力,几乎要把他压垮了。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发挥有些失常,还好高中了。    张祐堂露出久违的笑脸,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祈年,你要记住,咱们家不缺钱,只凭这一点,你就比很多人有优势。    贪官一般都是贪钱或是贪权,我会让你叔父,运作你到艰苦的地方。    先磨砺几年,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