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称王影响  (第3/5页)
    无论哪一方的船只过去,都给我狠狠的收钱。    我们要把这些贸易的最大利润吃下。”    左良玉听到侯恂这么说,他直接愣在当场。    侯恂看到左良玉的表现,正好他现在心情不错,笑着解释道:    “我立足未稳,不可能断掉湖广士绅的生意,我还要这些人的支持。    胡广本地将领,不用在意他们的想法。    我是总督,剥夺他们的利益,这些人还敢造反不成。    但我们与黄衣贼作战还要靠他们,逼迫太甚也不好,给他们一些油水。    我们断掉与黄衣贼的贸易往来,什么也没有。    维持贸易往来,我们能获得极大的利益。    等于我们用黄衣贼的钱,武装我们自己打黄衣贼。”    “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这就去封锁汉江。”    左良玉出去,他听明白侯恂的意思。    这些钱不是给大明,也不是给总督衙门。    这些钱是给“我们”,其实就是侯恂私人赚的钱。    左良玉想着他也可以过一遍油水,动力更加充足。    他已经看出,现在到了乱世的时候,在乱世中有兵就有一切。    左良玉要想尽一切机会,扩充自己手中的兵权,并想尽一切办法保留住自己的部队。    乱世之中,能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侯恂师爷陈成仁,慌慌张张的走进他房间。    看到师爷这种表现,侯恂脸上没有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心里却很不高兴。    侯恂重新复盘朱燮元的失败,发现他师爷杨千鹤可能是黄衣贼的奸细。    朱燮元其他部下和师爷,在他死后,都有迹可循。    唯有杨千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侯恂询问朱燮元的其他师爷和仆人,发现杨千鹤有很多异常的行为。    他在挑选师爷时,更加的慎重。    最重要的选拔标准,就是和黄衣贼有仇。    越是具有血海深仇的人,就越会得到侯恂的重用。    陈成仁本来是宝鸡知县,县城被黄衣贼攻破,他直接弃城而逃。    能力不算强,但当一个师爷绰绰有余。    他又是初期和黄衣贼有很深矛盾的人,绝对不会是黄衣贼的细作。    “陈师爷,你有什么事情吗?”    陈成仁双手哆哆嗦嗦,递上来一张报纸。    “大人,这是商人带回来的报纸,黄,黄,黄衣,黄衣贼头领苏河称王了。”    侯恂本来还一副淡定的模样,好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听到苏河称王的消息,侯恂突然间站了起来,直接伸手抢过陈成仁手中的报纸。    侯恂看完之后,绝望的情绪不断弥漫在他的脑海中。    他知道这个消息传递到京城,崇祯皇帝肯定会暴跳如雷。    不顾湖广现在的兵力,会让他们立刻就进攻黄衣贼。    军事失败之后,崇祯皇帝才会冷静下来,认识到明君与黄衣贼的重大差距。    但那时已经损兵折将,本来就弱小的明军,会变得更加弱小。    侯恂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他却没有办法阻止。    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明。    他毅然选择写题本上奏崇祯皇帝,不要轻易开启战端。    侯恂也希望崇祯皇帝有一定的定力,不要直接与黄衣贼开战。    争取一些时间,让左良玉、尤世威等人,可以整合湖广本地的军队。    ………………………………    李自成在山林中穿行,他看着自己身后,比之前多很多的部队。    山西这里穷苦百姓非常多,他通过裹挟的办法,队伍能快速扩张。    老营作为尖刀和督战队,驱赶这些青壮进攻官军。    优胜劣汰,能存活下来的兵,都是有一定本事的精兵。    李自成看到舅父高迎祥走过来。    “舅父,你看看咱们逃出陕西那穷苦地方,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二王想要留在陕西,他们一个被明军抓住,送去京城被千刀万剐。    另一个走投无路,不知道逃到哪里,估计也要完蛋。    我们跳出陕西这个牢笼,山西这里的明军很弱。    几只小股起义军,联合起来都能打败山西的明军。    其中最有名的队伍,就是张献忠那支队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