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大明退兵 崇祯震怒  (第4/5页)
带兵打黄衣贼汉阴防线,重兵打了几个月,没有前进一步。    从这就能看出,湖广的军队战斗力很弱,去那里可不容易立功。    周延儒这么问,他也不准备派出自己心腹手下。    “周玉绳,我觉得东林党人才多,应该为大明作出贡献。    朱燮元推荐侯恂,一定是了解他的能力,这是个不错的人选。”    周延儒听温体仁这么说,他们达成一致意见。    “那就选昌平巡抚侯恂,他是个知兵的人,又在贵州呆过,熟悉西南的情况。”    “再加上山海关总兵尤世威,让他协助侯恂。    湖广兵不行,还是要派边军。。”    他们针对一些事情达成共识,把票拟结果写在题本上。    周延儒叫来小太监,把这个题本送给皇帝。    ………………………………    徐光启跟着小太监,来到乾清宫,等待崇祯皇帝的召见。    崇祯皇帝正在批阅洪承畴和陈奇瑜联名递上来的题本。    “洪爱卿是朕的弘股之臣,基本剿灭陕北的反贼。    可以专心练兵,南下剿灭黄衣贼。    黄衣贼真实太放肆了,他们竟然敢进攻四川,剑门关都被攻下。    现在还没有前线消息,不知道朱燮元和张论打的怎么样。    朱燮元应该能打到汉中,与张论一起剿灭黄衣贼。”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看到崇祯皇帝放下题本。    他在一旁恭敬的说道:“皇爷,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大人在门外等着,说是有重要事情要汇报。”    “传他进来。”    曹化淳很快把徐光启,带进乾清宫。    徐光启见到崇祯皇帝,立刻跪下行礼。    “徐爱卿平身,你有什么事情来找朕。”    徐光启站起身,拿出《汉中周报》,递给曹化淳。    “陛下,臣的朋友从四川带来名叫汉中周报的报纸。    这是黄衣贼,发行类似邸报的东西。    黄衣贼的文字,和我们用的有差异。    我已经把上面内容摘抄一遍,请陛下过目。    我朋友从四川逃出来,他已经证实报纸上内容的真实。”    崇祯抬起手,曹化淳就立刻把报纸递过去。    崇祯刚看了几眼,他就突然间站起身。    拿起桌子上的茶杯,直接把茶杯摔在地上。    茶水溅了曹化淳一身,他一动都没敢动。    “瑞王被黄衣人杀死,现在蜀王也死了。    朱燮元是一个庸臣,张论太过废物。    楚云贵川,四省大军,没有挡住黄衣贼。    四川只用了几个月,就全部丢失。    一触即溃,蓉城这座坚城,连一个月都没有守住。”    崇祯立刻抽出墙上的宝剑,一剑把身前木桌子劈掉一角。    “朱燮元该死,张论该死,四川的文武官员,通通该死。”    崇祯怒火冲天,不断用剑劈着木桌,木桌的桌面上,布满了道道剑痕。    他发泄一番才停下,气喘吁吁的坐在椅子上。    “徐爱卿,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徐光启得到这个消息时,他就在思考应对黄衣贼的办法。    他找到一些办法,才亲自过来面圣。    “陛下,臣有一点拙见。    黄衣贼仅凭一府之地,他们能击溃陕西的大军,又能鲸吞四川。    黄衣贼肯定有一些可取之处,我觉得黄衣贼火器犀利。    前方传来的战报表明,黄衣贼火枪火炮犀利。    我军火枪火炮稀少,根本没有办法抵挡黄衣贼。    这就是我们军队众多,却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我建议应该在军中,大力推广火枪火炮。    我推荐两个人,南京兵部右侍郎毕懋康,他研究自生火铳。    这与黄衣贼所用的燧发枪,基本是一种火器。    登莱巡抚孙元化是我的弟子,他擅长铸炮。    我军无法抵挡黄衣贼,就是因为红夷大炮太少。”    崇祯听到徐光启的意见,他很满意。    徐光启的意见和洪承畴等人的意见不谋而合。    “徐爱卿,大炮好造,钱从哪来。    现在户部账上已经没有银子,朝廷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