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章,卖疯了(求订阅!)  (第3/3页)
张宣人都听懵了!    仿佛在梦里听故事,梦里听别人的故事。    什么时候梦入己身了?    通过袁澜的电话,他就知道书卖的好,但也没想过卖的这么好!    这盛况去年“废都”做到了。    今天才开张,自己就做到了?    7万册书开门就卖完…    牛!太他妈的牛了!    见他久久没说话,陶歌问:“还在听?”    张宣慌忙说:“在听。”    陶歌打趣说:“我还以为你傻了呢。”    张宣实诚道:“这样下去,也快傻了。”    随后他紧着问:“二次加印没?”    陶歌说:“你放心,准备充分,工人和机器都在连轴转。”    张宣问:“这次加印多少?”    心情不错的陶歌打哑迷:“你猜猜看?”    张宣说:“我现在是大牌作家,我不想猜。”    陶歌威胁说:“那姐挂了。”    “别,我猜。”    张宣瞬间投降:“50万册有没有?”    陶歌,“……”    张宣蹙眉,“这么大的出版社,这么没魄力?”    陶歌,“……”    张宣加大声音,追问:“到底多少?”    陶歌这次终于开口说话:“30万册。根据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新一轮预订数量,目前计划加印30万册。    就在半小时前,已经有加印的23000册图书发往了京城各大新华书店。”    “才30万册?”    没达到预期,张宣怨念道:““废都”去年卖了200万册,还不算盗版的大头。你们要是不做足准备,盗版可就走你们前面了啊…”    陶歌解释说:“你说的我们都有考虑,但我们得根据市场情况走。    不过你不要太担心。目前出版社已经暂停其它实体书印刷,集全力优先保障“风声”的供应。    同时宣传攻势也开始在全国各大省、市级城市铺开,预计未来一个月,销售数据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哎,还是没魄力啊!张宣在心里默默叹口气。    但随后他又能理解这种情形,国内改革开放才多久?市场经济开放才多久?    人民文学这种大型单位的权利都掌握在老一辈手里,思想难免有些保守。    而这年头不比后世,出版社的图书发行渠道很单一,就是新华书店,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住了各大出版社的手脚。任何决策都要根据新华书店的需求而定。    不过话说回来,初出茅庐,要是加印的30万册能在一个月内卖完,他也很知足了。    他的短期目标是超越“白鹿原”的60万册。    至于长期目标,那当然是超越“废都”。    不过长期目标属实有点难。2年能卖出1200万册盗版书的“废都”,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不过生而为人,谁又没点梦想呢?    这个电话聊了很久,但聊的张宣浑身舒畅。    结束通话,情难自禁的老男人直直地跑到一楼,还没进门就大喊:    “老邓!老邓!两个月没跟你喝酒了,今天有酒喝没?今天我想醉。”    邓达清此时正在写学术论文,见他不请自来,手指扶扶眼镜问:“这么高兴,你今天是遇到喜事了?”    张宣一屁股坐下,面带笑容地猛烈点头。    老邓偏头瞅他半晌,面色有些惊疑不定:“你小子不会已经有4000万身家了吧?”    张宣眨巴眼,戏谑道:“怎么,怕了?”    老邓摇头,“怕?迟早都要走出那一步的,我老邓有啥子可怕的。只是我现在还没准备好。”    张宣问:“你还要准备多久?”    老邓想了想说:“至少也要过完这个学期吧。做人得有始有终,我要把这一届学生带到毕业才行。”    张宣点头,随即复问:“今天有酒喝没?”    老邓看着他,“想开了?”    张宣回答:“想开了。”    “能醉?”    “能醉!”    “行。”说着,老邓把桌上的东西归置一番,就起身道:“你今天如此有心,那我带你去个地方。”    张宣跟着起身出门,好奇问:“去哪?”    老邓把门一锁,说:“钱世立你还记得吧?”    “记得,去他那?”    “想吃好喝好还不付钱,咱就得去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