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第十九路诸侯  (第2/2页)
差的是一个家世。    能力方面,他完全不缺。    可惜这是一个讲究家世的年代。    毛玠也明白了,卢植为何会把杨昭收入门下。    ——    第二天一早。    曹操马上让人把檄文发出去,数十匹快马,陆续走出谯县。    张邈和乔瑁,需要回河东和东郡准备起兵呼应,会盟的地点确定好了,就在酸枣。    毛玠继续留在谯县,和杨昭研讨学问,研究如何屯田,脩耕植,畜军资,经过了一两天的相处,他对杨昭极为推崇。    中午时分。    杨昭别了毛玠,回自己的营地看看。    “主公!”    刚走进营地,杨昭就听到田豫他们齐声说道。    这个新的称呼,使得他一怔,随后想到他们认主了,这里又不是朝廷,改变称呼也是正常的,点头道:“你们准备好,快要去打仗了。”    粮草什么的,他们军营不缺,有钱了随时可以去买。    本来杨昭想暂时挂靠在曹操身边,随后在想自己有兵,也有实力,为何要挂靠曹操?干脆把自己变成第十九路诸侯。    虽然他这个第十九路诸侯,对比起其他的有点水分,但是攻打董卓,所有人都不是尽心尽力,水分多点也没所谓。    只有曹老板,算是最尽心的。    杨昭就把自己装得很尽心。    把军营简单地巡视一遍,他又回到城内,至于何时出发,还得等天下诸侯的响应。    不过杨昭和曹操两人的名字,通过曹操的檄文,很快传遍了天下。    如果是杨昭单独发檄文,响应的人可能不多,影响力也不怎么样,但是捆绑上曹操,效果完全不同,曹家多少有点声望,要比杨昭单独一人的高。    等待的过程中,杨昭每天都和毛玠学习。    毛玠给的书,他挑灯夜读,尽快都看一遍,趁着这段时间,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明光学习屯田,以后想做什么?”    某一天里,毛玠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书中的学问多了去,为何杨昭只钟情屯田?    毛玠自然考虑过。    杨昭看书的动作停顿片刻,放下手中的竹简,郑重道:“让天下百姓,有一口饱饭吃。”    “真的这么简单?”    毛玠仿佛能看穿杨昭的心思。    杨昭发现,有时候,还是不能低估古人的厉害,肯定道:“就这么简单。”    毛玠哈哈一笑:“明光说的简单,但背后要做的,可能不简单了。”    杨昭试探地问:“将来,毛公能否来助我?”    他尝试伸出橄榄枝,期待地看向毛玠。    不知道能否把毛玠也挖走了。    “明光还有很远的路,继续读书吧!”    毛玠没有答应,也不拒绝,这番话就让杨昭猜不透。    杨昭笑道:“毛公教训的是。”    他们又继续读书,只是双方之间的气氛,因为刚才的试探而变得有些奇怪。    时间又过了几天。    响应檄文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来,首先有消息的是袁绍,然后各路诸侯的消息,也都回来,差不多可以出发去酸枣会盟。    征讨董卓这个事件,如杨昭所愿,走到正轨上。    /133/133071/31719755.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