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食全食美 第77节  (第2/2页)
了“孤女小贩—厨子—不错的厨子—合作者”的重大跨越。    是的,经历了孙母寿诞这一场考验之后,郑义已经正式将师雁行视为可以相互依靠的合作者。    做学问的人不都爱说那么一句话么:“达者为先”,意思是不管年纪大小,谁先懂谁是老大。    放在生意场也一样。    在真本事面前,年纪和资历就是屁!    郑如意已许久没见父亲这样高兴,自然也是欢喜。    “说起来,大家伙儿都还没用饭,父亲早在聚仙楼定了一桌上等席面,两位是去聚仙楼吃呢,还是叫他们送到家里吃?”    聚仙楼的厨艺未必比这两位的组合强,但想来他们也累惨了,且如今还带着光环,哪里好再逼着做饭?少不得用外面的将就一二。    师雁行和赵大厨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回去吧。”    累得慌,在郑家至少心理上更轻松点。    一行人回到郑家,果然已有聚仙楼的伙计送了席面来。    师雁行大略一看,正是本帮菜的代表:中正平和,红烧为主。    好吗?    挺好的,还有海参和鲍鱼呢,就连那炖鸡盅子里也隐约露出参须。    但是现在她的神经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就想来点刺激的。    她提出想添菜,众人晓得她心思巧妙,自然没有二话。    刺激,刺激的!    为了应对孙母的寿诞,郑义也是下了血本,这会儿厨房里还堆着满满当当的食材呢!    师雁行冲到厨房看了一圈儿,目光从一应名贵食材上一一划过,最终停在猪肉上。    猪肉贱?    就是贱才好呢,这才是老百姓的家常菜。    她决定做个简单的水煮肉片。    先把猪肉切成薄片腌制,中间的空当足够师雁行处理其他的配菜了。    自从弄出来土豆淀粉后,师雁行随身携带的秘料成员又多了一位。淀粉此物看着不起眼,但用途却极广,勾芡、腌制等步骤不可或缺。    比如眼下这水煮肉片,腌制时就需要用淀粉抓一抓,成品肉质会更加滑嫩。    配料不过葱姜蒜豆瓣酱和辣椒、花椒几样,最贵的就是一点胡椒粉,要的就是尖锐刺激。    大禄朝的食材品种和后世有较大差异,好些师雁行叫不出名字来的,也不知是单纯品种进化还是这些没等到后世就灭绝了。    她洗了一扎小青菜,砍掉底部,只留下上面脆嫩的叶片和嫩茎。    这是典型的洞子货,根须还带着新鲜的泥巴,嫩得一掐一兜水。    就这么一把,估计比两斤肉都值钱。    黄豆芽难熟,要提前焯过,倒是小青菜极其脆嫩,后面热汤就能焖熟了,再过火就容易软烂,难看又难吃。    肉片很薄,腌制起来也很快,师雁行这边弄好锅底、焯好黄豆瓣,那边也入了味。    不用煮太久,差不多变色就行了    盆底已经铺好黄豆芽和小青菜,将肉片铺上去,再浇入滚滚的红汤。    将用擀面杖碾碎的花椒粒和蒜末、干辣椒碎扑上去,淋一层热油。    “嗤啦~”    滚烫的油汽夹杂着繁复的辛辣味升空,瞬间打开了师雁行的味蕾。    她饿了!    很饿!    从大厨房到这边花厅很有一段距离,但水煮肉片上盖着厚厚一层红油,盆壁又厚,吃的时候下面依旧滚烫。    现在渐渐冷静下来,四人都快饿疯了,也顾不上说什么场面话,略谦让一番,提起筷子来就吃。    郑义早年走南闯北,被迫习惯了各地饮食,蛮能吃辣,倒是郑如意和赵大厨略差一些,但也不是不能吃。如今又有喜事,故而十分酣畅淋漓。    师雁行的这副身体正在疯狂发育期,胃口一点不比成年人小,就着久违的水煮肉片,吃得头都不抬。    郑义叫的席面里有几种主食,师雁行拿了白米饭,用黄豆芽、小青菜和肉片扎扎实实堆了冒尖儿一碗。    等吃到白米饭露出来,米粒都被染成红艳艳的,碗壁上直流油!    三种椒类的气味疯狂冲刷着她的味蕾,口腔、舌头、嘴唇,没一会儿就火辣辣的,但她停不下来。    同桌三人的脑门子上都飙汗了,一边吃一边斯哈斯哈,什么形象都没了。    郑如意最不堪,眼泪鼻涕齐流,吃得眼睛都红彤彤,可下筷子比谁都狠。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