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你们的良心呢  (第2/2页)
。    嬴渊只在心中构成一句话。    国力没有衰减,又又又增长了。    原本稳定下来的情绪,此刻犹如火山爆发一样,快要绷不住了。    这就相当于,往即将愈合的伤口上撒完盐,然后又捅了一刀,这一刀还很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说完了吗?”    嬴渊淡淡问道。    蔡京一愣,开口道:“臣说完了。”    他在心中暗想。    陛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为什么不高兴啊?    嗯...肯定是陛下在决定修建运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    自然不会因此而感到欣喜。    该说不说,陛下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将来即使自己返乡养老后,大秦能有如此陛下,必然会愈发昌盛。    蔡京似乎已经想到,大秦会在嬴渊手中,繁荣昌盛百年之久。    “说完了就走吧,朕累了。”    嬴渊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见状,蔡京只好退下。    心中还有点心疼嬴渊的意思。    古往今来,哪有什么天生的千古一帝啊!    都只不过皇帝励精图治造成的结果罢了。    陛下他为了让大秦能够中兴,实在是太辛苦了。    如今倭国那边的战事结束,想必陛下也可以放松一段时间了。    就连陛下为国事都如此操劳,自己身为臣子,自然更加不能懈怠!    对!    没错!    陛下就是太心疼百官了!    为了不让百官累着,故意将早朝的时间延迟,其目的,还不是想让百官能有个好好休息的时间?    可是陛下呢?    却从来不让自己休息。    据说每每处理朝政,都要到三更半夜。    陛下...不仅是一位仁慈的好皇帝,还是好人呐!    宁可苦了自己,也绝不累坏百官。    普天之下,上哪去找这么好的皇帝?    不行!    老朽今日就吩咐下去,让百官积极处理朝政事务,既然早朝可以晚去,那么晚上就必须得加班!    连陛下都如此努力,怎么还能让那些百官,就此懈怠下去?    坚决不能!    ...    蔡京离开宣政殿以后。    嬴渊便就将殿里的那些太监侍女,全部赶走了。    然后...    他哭了。    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啊!    似乎,长生不死,大罗金仙,已经距离他越来越遥远了。    不少人都听到了嬴渊的哭声。    其中还包括荆轲与聂隐娘。    所有人都不太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皇帝流泪,他们不敢打开殿门,去见这一幕。    只能等皇帝哭完以后,再去有所安慰。    直至赵高向他们说了一句话,他们才明白,为何嬴渊会哭泣,    “方才,兵部那边,送来了一张奏折,就放在陛下的案前。    那张奏折上面,记载了与倭寇大战时,战死的大秦将士数量。    陛下大概是看到了那张奏折以后,所以才会哭的吧。”    听到这里,荆轲点了点头,“陛下当真是爱兵如子,大秦有这样一位陛下,是苍生之福!”    聂隐娘郑重其事的附和道:“是啊,此前陛下决意攻打倭国的时候,是何等的霸气。    如今战争结束,即使刚硬如陛下,看到那些阵亡将士的数量,心中也会难受...    陛下,是一位仁君。”    就这样。    嬴渊为那些战死将士而哭泣的事情,迅速传出了宫里,然后就被大秦境内的百姓们知晓。    由此,嬴渊在无形中,又收拢了一波民心。    国运...又上涨了不少。    紧接着,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那就是,有点体力,却没读过书的人,开始选择积极踊跃的去参军。    哪怕是战死沙场,能让皇帝陛下为自己哭泣一次,也是值得的了。    而那些读过书的文人,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子弟,都开始决定参加科举。    他们心想,皇帝对待武人都能如此仁善,肯定不会亏待文人。    幸逢盛世,遇此仁君,自然要一展所长。    于是,大秦开始了一场人才爆发期。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肯定离不开人才啊!    ...砂糖橘子的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