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拥朱羲 第4节  (第1/2页)
    姜家都道这回该是养好了,可谁曾想姜滢十四岁回府那天,才刚吃了团圆饭就昏了过去,姜家这才知她如今虽无性命之忧,但十年前那一场病到底是伤了根本,往后都需要静养,半点也折腾不得,于是老太太就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周氏自然也不敢要她请安,之后许多非必要的宴会姜滢也都借身体不好为由推脱了。    回府两年多,姜滢出银霜院的次数,一双手都数的过来。    晨间微凉,姜滢走不了几步便咳嗽几声,青袅担忧的紧紧皱起了眉头。    “姑娘,要不等午饭时再去。”    姜滢摇了摇头,细声道:“已经跪了一夜,等不得,况且,我也许久未去寿宁堂请安了。”    这许久指的便是一年。    上一次去寿宁堂给老太太请晨安还是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因为府中所有小辈罚跪祠堂,只是那一次是在府里闹,罚的也没这般重。    青袅动了动唇,到底是没说什么,只紧了紧姜滢的披风。    姑娘心中分明是在意府中亲人的,却不知为何总不愿与家中亲近,就连老太太与家主都刻意疏远。    -    寿宁堂    小丫鬟恭敬的伺候老太太起身,王妈妈亲去挑了两件外裳问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却似不经意间往外头看了眼。    王妈妈立刻道:“六姑娘正过来着呢。”    老太太觑她一眼:“谁问你了。”    王妈妈忙笑着讨饶:“是是是,是老奴多嘴,老太太瞧瞧,今儿穿哪件?”    老太太随意瞥了眼,朝那套正红的抬了抬下巴。    王妈妈又笑了笑,将其他几套交给小丫鬟收好。    小丫鬟心中很是诧异,老太太之前不是一直嫌这套太鲜艳了么?    只有王妈妈心里门儿清,这还不是因为今儿六姑娘要来。    府中的主子除了六姑娘几乎每日都来寿宁堂,老太太哪日这般隆重过,昨儿公子姑娘们罚跪,按照前两年的惯例,今儿六姑娘定是要来求情的。    想到这里,王妈妈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六姑娘也着实叫人心疼,先夫人大公子在时,六姑娘便是这府中千娇万宠的小主子,她如今都还记得六姑娘笑着在老太太怀里撒娇的情形,可自从十年前...唉。    六姑娘从鹤山回来后,笑容始终是浅浅的,淡淡的,也不与家里人亲近了。    初时都道是六姑娘离家久,回来不习惯,可几年过去六姑娘仍疏离得很,似是真的淡了亲情,老太太为此心中一直憋着闷气呢。    但即便老太太不说,王妈妈也知道老太太心里还是疼六姑娘的。    -    姜滢到了寿宁堂外,也不叫人通报,只静静的候着。    二房孟氏过来时瞧见这一幕,刚要上前手臂便被拉住,她面色一怒正要呵斥却在对上周氏平淡的脸时止住了,生生扯出个笑颜:“嫂嫂这是作甚。”    周氏没答她,抬眸看向老太太门外的姜滢。    孟氏唇边的笑意淡了淡:“今儿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难为这位娇贵的主儿竟出了门,我瞧着这也不是多虚弱,怎就连个院子都出不得了....”    话刚落,便见姜滢捂嘴清咳了几声,旁边的丫鬟紧张的拢了拢她身上的披风。    孟氏眼角一抽:“......”    要不是隔得远,她还以为六姑娘听见她的话了。    周氏收回目光,淡声道:“你若想叫五姑娘跪满三日,便将这些话拿去六姑娘面前说。”    孟氏瘪了瘪嘴,不再吭声。    她自然晓得六姑娘是为何而来,也清楚眼下除了六姑娘,无人能替祠堂那几个求得了情,可正是因此她心里才不平。    凭何一年到头缩在院里的人还能得老太太这般看重!    周氏看出她心中所想,却没再多言。    劝诫的话她这两年说了不少,孟氏多是听不进去,她也懒得再多费口舌。    如今府中都道老太太一碗水端的平,对小辈们也是赏罚分明,未有偏私。    但周氏心里明白,那不过是因为能叫老太太偏心的人不在了。    作者有话说:    明郡王:的确没有外人知道,本郡王不算外人,是内人    女鹅是真咳嗽,不是装的。    这次不想写女主与自家姐妹斗的很厉害的,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女主是团宠。    第4章    夫人是将门之后,明艳不可方物,心地也柔善,向来很得老太太欢心,即便当年老太太着急子嗣为家主纳妾,也从不曾亏待过夫人。    大公子聪慧无双,学问极其出色,连国子监祭酒都曾称其是状元之才,小小年纪就已名噪苏州城。    大公子死的那年十三岁,正是俊朗小少年模样,噩耗传来,老太太昏厥了好几次,夫人大公子送回来时,老夫人拉着夫人的手泣不成声,又抱着面目全非的大公子不肯放,后六姑娘昏迷不醒,老太太才从病榻上强撑着起来陪在六姑娘身边。    时至今日,老太太屋里都留着夫人与大公子的旧物,除了王妈妈,谁也碰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