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张玄素  (第2/3页)
说道,“张御史清廉忠正,朝野尽知,由他去一趟郑白渠,什么事情都能见个分晓。”    朝臣们听到了这话,分封议论了一下,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因为谁都知道,魏征与张玄素算是朝野内外最硬的两块骨头。    魏征有有时候还会圆滑一下,但张玄素就不会了,他是真头铁,也是他很难升官的原因。    张玄素甚至头铁到将来作为太子属官,逼得李承乾派遣刺客去杀他。    结果伤势恢复后,还是继续头铁上谏,当时怕是伸出脖子,就等着李承乾亲自去砍了!    不过现在,在朝堂上的李承乾听到由张玄素去查李泰,嘴角还是不由自主的翘了翘。    毕竟张玄素作为队友这种对事不对人的绝对理性会让人感觉很烦,但让他去对付自己的对手,却没比这更加让自己安心的了。    毕竟换了其他人去,李承乾怕对方被李泰收买了,来了个有去无回。    是的,已经开始管事的李承乾已经逐渐的发现金钱财帛的重要性了。    只不过对比起李泰仿佛钱不当钱的姿态,李承乾想不明白李泰到底哪里来得这么多钱!    “玄素,便赐你诏书,辛苦你去一趟郑白渠把事情原委查清楚。”李世民道,    “若青雀真不顾风雪强征百姓修建郑白渠,你把他跟水都使者马周都给带过来!”    “臣,遵旨!”张玄素对李世民回答,恭敬行礼。    而张玄素拿到了走完程序的圣旨后,便马上点上了一队人马,向着郑白渠而去。    郑白渠施工的三白渠区域距离长安并不算远,再加上李泰还特意的修过道路,所以一天的道路就赶到了。    只不过因为下雪,雪积了差不多一尺左右,想在这些道路上纵马狂奔是不可能了。    等过了高陵时已经天黑了,不过张玄素也只是让一部分人去居住驿站,而自己则是寻找郑白渠地区的民家,敲了几家房门后,找到了一个投宿的地方。    “多谢老丈,称呼我为张君即可。”张玄素看着给自己开门的老人行礼道。    “张君,这些日子我家大郎在郑白渠工地上干活,你们二人便在我大郎房里挤一挤,不知道两位可否习惯!”老人客气的打量着这给自己开门的老人,却是开口说道。    “多谢老丈。”张玄素道,“此时此地能有个遮掩地方再好不过。不过,如今天寒地冻,老丈家你家还要服徭役吗?”    “跟我这边来!”老人说道,    “徭役?那倒不是,我们已经上交了今年的庸钱,已不需要我家去服徭役了。    至于我家大郎,那是在郑白渠打工讨口饭吃。”    老人带着张玄素向着房间摸索了过去,张玄素继续的说道,“打工?”    “嗯!就是出卖劳力,按照工期给钱,我们庄稼人,也就只有一点力气了!”    老人说到这里略带着几分的警惕道,“张君,你不是高陵本地人吧。”    “是!出身蒲州虞乡,准备来长安考进士。”张玄素说道,“到了长安之后,心情郁结,出来走走长安周边,舒展舒展心情。”    “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这长安话学得真好!”老丈听到张玄素的话赞叹道。    “到是老丈,这大冬天的,你不担心你家大郎做徭役会冻坏吗?”张玄素疑惑道。    老人对张玄素道:“说不担心是假的。    但前几天他回来的时候,到时穿着越王发下来的棉服,手上戴着棉手套,就算是脖子上都包围着一条厚实的围巾。    显然越王对我们百姓还是很好的,知道我们底下百姓的苦楚。    而且我都听我儿子说了,随着冬天到来,伙食都加了不少鸡肉,还有豚肉,这可是肉啊!”    “这大冬天的有肉吃,的确是很不错啊!”张玄素听到了这话,不由肃然起敬。    在唐朝看一个家庭富有不富有,能不能吃上肉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徭役能吃上肉食,至少对张玄素来说,这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